

1.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諸侯以大夫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對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對于諸侯﹐都是隔了一層的臣﹐即所謂"重臣"﹐因之都稱為"陪臣"。(1)古代諸侯的卿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盈過于周,周西鄙掠之。辭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將逃罪。'"杜預注"諸侯之臣稱于天子曰陪臣。"《禮記.曲禮下》"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鄭玄注"亦謂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穎達疏"其君已為王臣,己今又為己君之臣,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
2.《史記.齊太公世家》"周欲以上卿禮管仲,管仲頓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文選.陸機》"陪臣陸機言,今月九日,魏郡太守遣兼丞張含,赍板詔書印綬,假臣為平原內史。"李善注"蔡邕《獨斷》曰諸侯境內,自相以下,皆為諸侯稱臣,于朝皆稱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論語.季氏》"孔子曰'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3.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亦稱"陪臣"。
1.不合事理的奇怪的言論。
1.見"奇談"。
1.不尋常﹐特別。
1.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有蹄類的一目。第三趾特別發達﹐馀趾不發達或完全退化﹐因趾為單數﹐故名。無鎖骨﹐不反芻﹐盲腸大﹐如驢﹑馬﹑犀﹑貘等。
哺乳綱的一目。第三趾(指)特別發達,末端有蹄,其余各趾(指)不發達或退化;無鎖骨;胃簡單,盲腸特大,為食草性動物。因蹄為單數而得名。可分馬科、貘科和犀牛科。
1.奇異挺拔;奇異超群。
1.才能優異的兒童。
1.猶奇特。
1.供玩賞的珍品。
1.奇特怪異。
2.奇特壯美;奇異不凡。
3.異常偉大。
4.夸大。
1.珍奇﹐美好。
2.謂操行高尚。
1.奇妙的文章或奇特的文字。
2.指奇特的紋路。
1.語本晉陶潛《移居》詩之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意謂奇妙的文章共同欣賞。
2.現常指對內容荒謬怪誕的文章﹐大家來共同評斷研究。
1.驚奇動聽的事情。
1.成吉思汗一族蒙古人的姓氏。
1.希奇。
1.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
1.奇特險怪。
2.非常險要。
贏利;積攢下來的財物奸民久于獄,與胥卒表里,頗有奇羨。
1.非凡的相貌。
2.江神名。
1.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實際。
1.見"奇衺"。
1.亦作"奇邪"。
2.詭詐﹐邪偽不正。
1.不合法度的行為。亦指不同于凡俗的行為。
特別的、怪異的形狀從來沒見過這種奇形怪狀的動物。
1.亦作"奇形怪狀"。
2.奇異的形狀。
1.奇特秀美。
1.見"奇勛"。
1.美齒。
1.才德出眾的人。
1.特別的效驗;非常靈驗。
1.特別聰敏。
1.奇特﹐特別。
1.謂奇特超俗。
1.指商人所獲的贏利。
1.經商牟利的方法。
1.非常聰明。
2.奇特新穎。
1.蠟梅的別稱。
1.多馀﹐富馀。
意外的相逢;奇特的遭遇機緣湊巧,才能有此奇遇|此誠不次之奇遇。
1.極大的冤枉。
1.謂奇特的緣分﹐意外的機會。
2.謂意外的姻緣。
1.指奇異珍貴之物。
1.謂罕見的珍貴寶物。
1.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1.不平凡的志向。
1.新奇的意趣或情致。
1.謂意想不到地說準﹑猜中。
1.與社會上一般衣著式樣不同的奇異服裝。多含貶義。
1.卓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