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奇異挺拔;奇異超群。
1.鄉間的禮儀﹑禮節。
1.周制,王及諸侯國都郊內置鄉,民眾聚居之處曰里。因以"鄉里"泛指鄉民聚居的基層單位。
2.家鄉;故里。
3.居里或籍貫相同的人。猶鄉親;同鄉。
4.指居里或籍貫相同。
5.指妻。
1.泛指相守不分離的夫妻。
1.鄉間俗曲。亦自謙音樂的俚俗﹑不高明。
1.鄉野俚俗。
1.舊指鄉里中無親族等祭祀的鬼。
1.鄉中官吏;鄉中吏員。
1.趨向私利,違背正義。鄉,通"向"。倍,通"背"。
1.春秋齊掌一鄉的官吏。相當于鄉大夫。
1.亦作"鄉鄰"。
2.同鄉;鄰居。
1.鄉間樓屋。
1.指還鄉之路。
1.亦作"鄊閭"。
2.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以"鄉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
3.家鄉;故里。
4.鄉親;同鄉。
1.鄉里的評論。古代由鄉大夫考核評論,推舉人材。
1.鄉村;村落。
1.亦作"鄉夢"。
2.思鄉之夢。
1.鄉里,家鄉。面,地面。
1.指周代六鄉之民。
2.鄉下人;農民。
1.在同鄉前輩前謙稱自己。
1.鄉路。
1.向往思慕。鄉,通"向"。
1.謂同意并加采納。
1.爵號名。
1.指同鄉和年輩相同的友人。
1.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1.鄉下農民。
1.語本《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何晏集解"儺,驅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驅鬼的民俗。
1.鄉村。因其地處偏僻,故云。
1.鄉里公眾的評論。古代鹽人才的重要依據。
1.猶言鄉貫門族。
1.同鄉親戚。
1.鄉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1.鄉下人的習氣或樣子。
2.方言。指物品的外形﹑色彩等粗俗,不雅致。
1.六鄉的器服。
1.指同鄉的人。
2.農村中對當地人的通稱。
3.同鄉親戚。
1.同鄉的人。
1.思鄉的心情。
2.鄉誼。
1.南宋科舉制度,于鄉貢前一年先行鄉飲酒禮,然后送試院。州縣邀請合格應舉的士子赴鄉飲酒禮,稱為"鄉請"。
1.猶首丘。鄉,通"向"。舊說狐死首向丘穴,故以"鄉丘"比喻心懷故里。
①鄉下;窮鄉僻壤仆鄉曲布衣|鄉曲之民,各有其事。引申為孤陋寡聞鄉曲之見。②家鄉;故鄉長無鄉曲之譽。③同鄉的人;鄉親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
1.指地方權力。
1.鄉土;家鄉。
2.指地方。
1.同鄉的人。
2.鄉下人。有時亦指俗人。
3.指鄉大夫。
1.在鄉里的職任。
1.謂有榮于鄉里。
1.古代鄉官之一。主役賦等。
1.家鄉的山。借指故鄉。
1.在鄉里中處處訕謗別人﹑抬高自己的人。
1.周制,王城外百里郊內分鄉,二百里至三百里為稍◇因以"鄉稍"泛指都城以外的地區。
1.猶鄉里,故鄉。
2.同鄉士子會文的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