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特別聰敏。
1.山谷的回聲。
2.形容響聲很大。
1.舊時看風水的所定的墳塋方位。據說山向的吉兇,與年月日有關。《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劉猛進墓志》"即以其年建子之月三日丙寅穸乎南海郡西北朝亭東一里半,墳向艮宮,厥名甲寅之墓。"此即山向之說。
2.晉代竹林七賢中山濤﹑向秀的并稱。
1.即山魈。
1.動物名★屬。狒狒之類。體長約三尺,頭大面長,眼小而凹,鼻深紅色,兩頰藍紫有皺紋,腹部灰白色,臀部有一大塊紅色脾胝,尾極短而向上,有尖利長牙,性兇猛,狀極丑惡。古代傳說以為山怪,又稱"山蕭"﹑"山臊"﹑"山?"﹑"山繅"等,記述狀貌不一。
1.方言。山洪暴發。
2.人熊的別稱。
1.見"山脅"。
1.隱居山中的心情。
2.山中。
1.在山中行走。
1.行于山間和宿于海上。謂行旅艱險。
1.山的形態;山勢。
1.山中野杏。
2.酒名。
1.山民質樸的性格。
2.野性。
3.山的生機。
1.中藥名。即芎?。
1.野味。
1.山洞。
2.山峰;山巒。
1.山丘。
2.山間集市。
1.高聲喧嚷。
1.山洞。
1.即茶。
1.見"山崖"。
1.亦作"山厓"。
2.陡立的崖壁。亦泛指高山。
1.山坳;山曲。
1.亦作"山嵓"。
2.險峻的高山。
1.見"山巖"。
1.山巔。
1.山間泉眼。
1.羊的一種。形似綿羊而體較小。牝牡都有角,角尖向后。毛直而不卷。牡羊頷下有須。性活潑,喜登高,好采食短草﹑灌木和樹葉等。
1.山朝南的一面。
2.漢置縣名,屬河南郡。故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境。魏晉之際,嵇康﹑向秀等嘗居此為竹林之游◇因以代指高雅人士聚會之地。
3.見"山陽笛"。
1.晉向秀經山陽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追念亡友嵇康﹑呂安,因作《思舊賦》◇因以"山陽笛"為懷念故友的典實。
1.魏晉之際嵇康﹑向秀﹑王戎等常聚會山陽◇因以"山陽會"借指故友聚會。
1.指懷念故友之淚。
1.楊柳科。落葉喬木。葉近圓形。早春先葉開花,花序長條狀下垂,花藥紅色。分布于東北及黃河中下游地區。
1.山民用毛制作的氈毯一類的織物。
1.山中怪物。
1.越過沙漠。
2.謂飛沙經過。
1.亦作"沙塠"。
2.沙墩,小沙丘。
1.見"沙堆"。
1.指沙皇統治下的俄國。
毛巾的一個品種。用棉紗線制成。分紗織和線織兩類。有提花、割絨印花、刮地印花沙發巾等。織品的圖案部位布置適當,美觀大方,牢度較好。用以保護沙發面料的整潔,兼有裝飾作用。
1.裝有彈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臥榻。
1.即沙發。
1.挖沙﹑填沙或運沙的工作量通常都以立方米計算,一立方米稱為一個沙方。
1.禪房。
1.揚州一種木頂游船,本叫飛仙,因系沙氏所造,故稱。
1.猶風沙。
1.指鋪沙的墓穴。
1.沙石積成的小山。
1.柑的一種。果實小而甜。
1.亦作"沙崗"。
2.長而高的沙丘。
1.見"沙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