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霡”。
2.
汗流貌。
1.出自《紀夢游甘露寺》詩怯懾不敢前,荷襟汗沾霢。
3.
見“霢霂”。小雨。
1.出自《詩·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
2.出自《閑坐聯句》霢霂微雨散,葳蕤蕙草密。
3.出自《甘雨應祈》詩數日雖蒙霢霂沾,浥塵終恨太廉纖。
4.出自《久旱酷熱立秋后一日得雨驟涼志喜》詩雖未極滂沱,諒各分霡霂。
4.
見“霢霂”。汗流貌。
1.出自《吳都賦》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
2.出自《香山寺石樓潭夜浴》詩搖扇風甚微,蹇裳汗霢霂。
3.出自《云笈七簽》若極勞形,盜失精汗者,霡霂不止,大困神形。
5.
見“霢霂”。微雨飄灑貌。
1.出自《荊州大崇福觀記》葳蕤春風,霡霂時雨。
2.出自《交趾獻奇獸賦》甘露霢霂於林薄,醴泉觱沸於嵌竇。
6.
見“霢霂”。微細貌。
1.出自《里湖紀游》詩微縐霢霂紋,激動璇珠作。
1.舊指官署的印信和職務。
1.印信。秦以后專用于皇帝。
1.印章盒。
1.印相片的感光紙。其表面涂有氯化銀乳劑。感光速度較感光片和放大紙慢,對紅色不敏感。
1.用多種香料搗末和勻做成的一種香。
19世紀末期流行于法國。名稱源于1874年評論家路易·勒魯瓦對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的嘲笑而來。該派把光和色看作畫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強調畫家應該走出畫室,面對真實的自然物象進行寫生。代表人物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阿、德加等。
1.謂心向遠方。
2.猶驚心。遙,通"搖"。
1.亦作"?興"。
2.起而遠去;遠行。
1.指久遠的世系。
1.謂向遠處漂流或擴展。
1.謂遠望之目。
1.猶妖艷。遙,通"姚"。
1.對遠地的人表示敬仰。
1.形容距離遠。
2.形容時間長。
3.形容億不定的樣子。
1.謂名人的遠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門。
1.形容達到目的﹑實現理想的時間還相距很遠。
1.姚冶;艷麗。遙,通"姚"。
1.猶搖蕩。遙,通"搖"。
長夜遙夜迢迢隔上春|遙夜涼風楚客悲。
1.猶回憶。
1.謂在遠方服役。
1.猶遙遠。
1.謂遠遠地配合呼應。
1.指遠距離講話。
1.遙遠的源頭。
1.很遠。
1.猶遙望。
1.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1.遙對;向遠處指。
1.喻虛情假意。
1.在遠處加以控制。
1.謂后世子孫。
1.猶遙望。
1.在遠處棕。
1.疑惑。
1.傳說中的山名。
1.便桶,便器。
1.傳說中的地名。為欽邳神被天帝誅殺之處。
1.亦作"瑤杯"。
2.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
1.美玉和貝殼。
1.二美玉名。泛稱美玉。琲,同"璇"。
1.美玉和束帛。古人用作贈﹑獻的禮物。
1.玉陛。宮殿臺階的美稱。
1.珍貴的書冊。亦為書籍的美稱。
1.瑩潔的水波。
2.喻指月光。
1.美玉的光彩,晶瑩如玉的色彩。
1.傳說中的香草。
2.泛指珍美的草。
3.被雪覆蓋的草。
1.指仙境中的花草。
1.亦作"瑤草琪葩"。
2.仙境里的花草。
3.珍貴奇異的花草。
1.見"瑤草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