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軟體動物,體外包著錐形、紡錘形或扁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種類很多,如田螺、海螺、釘螺。
2.
名詞
螺旋形的。
3.
名詞
螺旋形的指紋。
1.
亦作“蠃”。
2.
螺杯的省稱。
1.出自《園庭》詩香螺酌美酒,枯蚌借蘭淆。
2.出自《南鄉子》詞傾綠蟻,泛紅螺。閑邀女伴簇笙歌。
3.
螺髻的省稱。參見“螺髻”。
1.出自《浣溪沙·三衢陳簽上作》詞雙綰香螺春意淺,緩歌金縷楚云留。
2.出自《對玉梳》松人鬢腳的山尖山,高聳聳峰頂堆螺。
4.
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1.出自《北塘春雨》詩晴來西北憑欄望,拂黛遙峰濯萬螺。
2.出自《初夏郊行》詩破云山踴千螺翠,經雨波涵一鏡秋。
3.出自《西游記》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
5.
螺子黛的省稱。參見“螺子黛”。
1.出自《白畫眉圖》詩隋家宮妓埽長蛾,銷盡波斯萬斛螺。
2.出自《天臺紀游》詩十步九步峰,層黛層螺畫。
3.出自《題〈陰符夜讀圖〉后寄荃君》詩十年風雪阻關河,未辦晨妝半斛螺。
6.
墨的量詞。亦代稱墨。
1.出自《初學記》曹公藏石墨數十萬斤……今送二螺。
2.出自《北戶錄·米?》前朝短書雜說,即有呼……墨為螺、為量、為丸、為枚。
3.出自《汾州于郎中灝遠貺隃麋戲報》詩古香清不醭,一挺復一螺。
7.
軍中或僧道所用樂器法螺的省稱。
1.出自《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出則乘象,吹螺擊鼓。
2.出自《圣武記》我兵乘霧夜渡數百騎,據阜鳴螺樹幟,防江兵倉猝潰遁。
8.
螺旋形的指紋。參見“螺紋”。
1.出自《前怪石供》石似玉者……多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之螺,精明可愛。
9.
具有回旋形貝殼的軟體動物。種類很多。貝殼大者可作酒杯,吹器。殼的內面,光澤華美,可用以鑲嵌漆器。
1.出自《論衡·偶會》月毀於天,螺消於淵。
2.出自《搜神后記》﹝謝端﹞后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壺。
3.出自《長安客話·文官果》文官果即檳榔果也。肉旋如螺,實初成甘香,久則微苦。
1.鹽運使屬下的地區鹽務官員。
1.燒鹽的灶。
1.打鼓的一種譜子。
2.植物名。
水中含鹽較多的沼澤。分布在內陸干旱地區或沿海地帶。
1.即鹽精石。
1.猶鹽務。
2.指鹽稅。
3.指巡視鹽務的官員。
1.鹽水,含鹽份的汁水。
1."鹽運司知事"的簡稱。鹽運司的屬官,分轄某一地區的鹽場。又稱鹽場知事。
1.鹽價。
1.菜名。用鹽水煮過的竹筍。紹興人常用作下酒物。
1.成磚狀的鹽塊。
1.鹽車。
1.販賣私鹽的人。
1.制鹽的創始人。相傳宿沙氏曾煮海為鹽,故稱之為"鹽宗"。
1.亦作"鹽葅"。
2.鹽腌的菜。
1.見"鹽菹"。
1.谷名。
1.高大貌。
1.見"閻浮"。
1.亦作"閻扶"。梵語的音譯,大樹名。
2.閻浮提的省稱。
1.即閻浮提。多泛指人世間。
1.梵語∮名。檀,義譯為河。閻浮樹下有河,故稱閻浮檀。
1.梵語,即南贍部洲。閻浮,樹名。提為"提鞞波"之略,義譯為洲。洲上閻浮樹最多,故稱閻浮提。詩文中多指人世間。
1.同"閻羅"。
1.同"閻羅"。
1.同"閻羅"。
1.傳說閻羅為閻魔十王的第五王,姓包,因稱之為閻老五。
唐代畫家。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官至工部尚書、中書令。謚文貞。繼承家學,工人物寫真,長于刻畫性格,設色古雅沉著,線條剛勁有力。亦擅車馬、臺閣。所作《步輦圖》今存宋人摹本,另有《歷代帝王圖》存世。
1.里巷內外的門◇多借指里巷。
2.借指平民。
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閻羅殿|旌旗十萬斬閻羅。也比喻兇惡的人。
1.指宋包拯。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包拯﹞為人剛嚴﹐不可干以私﹐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吏民畏服﹐遠近稱之。"后用以泛指剛正無私的人。
1.同"閻羅"。
1.佛教稱閻王審理鬼魂的殿堂。
1.同"閻羅"。
1.同"閻羅"。
1.同"閻羅"。
1.太平天國對神仙鬼怪和封建勢力的蔑稱。
1.同"閻羅"。
1.同"閻羅"。
1.同"閻羅"。
也稱閻羅王”、閻羅”、閻王”等。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之王。佛教沿用,稱為管理地獄之魔王,能判人生前善惡,加以賞罰。傳說他屬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獄。
1.美貌的妻子。
1.家鄉的親戚。
1.里巷。
①閻羅看來沒救了,要去見閻王了。②比喻兇惡無比之人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活閻王終于被正法了。
1.閻羅殿◇用以比喻兇惡勢力盤踞的地方。
1.比喻下屬比官長難對付。
1.同"閻羅"。
1.同"閻羅"。
1.高利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