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儲藏戰(zhàn)車兵甲的屋舍。
1.出自《墨子·七患》庫無備兵。
2.出自《禮記·曲禮下》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3.出自《淮南子·道應訓》葉公入,乃發(fā)大府之貨以予眾,出高庫之兵以賦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禽白公。
2.
泛指貯物的屋舍。
1.出自《釋名·釋宮室》庫,舍也,物所在之舍也。
2.出自《宋史·藝文志一》分三館書萬余卷,別為書庫。
3.
監(jiān)獄。
1.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拘之牖里之庫百日,欲令之死。
4.
宋時酒肆稱庫。
1.出自《夢粱錄·酒肆》太抵酒肆除官庫、子庫、腳店之外,其余謂之“拍戶”,兼賣諸般下酒,食次隨意索喚。
2.出自《武林舊事·酒樓》和豐樓……西溪庫。已上并官庫,屬戶部點檢所,每庫設官妓數(shù)十人,各有金銀酒器千兩,以供飲客之用。
5.
姓。漢有庫鈞。見《廣韻·去暮》。
1.出自《漢書?王嘉傳》孝文時,吏居官者或長子孫,以官為氏,倉氏、庫氏則倉庫吏之后也。
1.辛勤勞累。
2.指辛苦勞累之人。
1.猶殷勤。
1.懇切真誠。
1.謂以身之勤勞勸勉別人。
1.亦作"勤愨"。
2.勤勉而忠誠。
1.猶勤民。謂操勞政事,盡力于百姓。
1.見"勤恁"。
1.亦作"勤任"。
2.勤思。
1.辛勤。
1.勞苦其身,謂努力于職事以致身體勞苦。
1.勤勉謹慎。
1.勤勞誠實。
1.盡心盡力于職事。
1.經(jīng)常地整頓﹑整治。飾,通"飭"。
1.勤勉和順。
1.勤苦思索;時時想念。
1.勤勉恭敬。
1.謂盡力于王事。
2.多指君主的統(tǒng)治受到威脅而動搖時,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1.勤于事務,對事務用力多。
2.為確保戰(zhàn)爭順利進行而做的各種后勤工作。亦泛指公家分派的公共事務。
3.指在軍隊中擔任雜務工作的人。
1.舊軍隊中給軍官辦雜務的士兵。
1.本指部隊或機關里擔任雜務的工作人員。引申為辛勤工作,甘愿為別人服務的人。
1.勞績。
1.謂用心苦思。
2.殷勤的心意。
1.努力實行。
2.勤于行走。
1.見"勤恤"。
1.努力學習。
1.指行役。謂因公務跋涉在外。
1.辛勞。
1.謂以不雨為憂。
2.多雨。
1.勤勞節(jié)儉。
1.勤務員的總稱。
1.勤勞于政事。
1.元代制度名。謂官員應勤于政事,按時到衙早聚。
1.勤勞正直。
1.謂忠于職守,工作勤懇。
2.清代考察鑒定官吏的等別之一。
1.一心一意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而努力。
1.惜重,愛重。
1.見"勤厲"。
1.殷切思念。
1.謂以勤補拙。
1.盛多貌。
2.汗出貌。
《詩·鄭風》篇名。溱和洧是兩條河的名稱,詩中寫青年男女到河邊春游,相互談笑并贈送香草表達愛慕的情景。
1.形容男子漢的豪邁氣概。
1.舊時放在死者口中的銅錢。
1.捕捉捆綁。
1.捕捉。
1.捕獲﹐抓到。
1.酒名。
1.捕捉奸人﹐揭發(fā)隱惡。
1.活捉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