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像玉的石頭。
2.
名詞
〈書〉馬籠頭上的裝飾。
3.
名詞
(Kē)姓。
4.
見“珂羅版”,印刷上用的照相版,把圖文曬印在涂有感光膠層的玻璃片上制成。多用于印刷美術品。
1.
白色似玉的美石。一說為螺屬,貝類。
1.出自《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碼碯白如雪者。一云螺屬。
2.出自《爾雅翼·釋魚》貝,大者為珂,黃黑色,其骨白,可以飾馬。
3.出自《本草綱目·介二·珂》珂生南海,采無時,白如蚌。恭曰:珂,貝類也。大如鰒,皮黃黑而骨白,堪以為飾。
2.
珂色白如玉,相擊有聲,常作馬勒的飾物。
1.出自《初學記》凡勒飾曰珂。
2.出自《西京雜記》﹝武帝時﹞長安始盛飾鞍馬。或一馬之飾直百金。皆以南海白蜃為珂,紫金為華,以飾其上。
3.出自《長安少年行》酒深和碗賜,馬疾打珂飛。
4.出自《四喜記·帝闕辭榮》回首楓宸空自戀,何日鳴珂夜未央。
3.
借指馬。
1.出自《采桑》詩連珂往淇上,接幰至叢臺。
1.猶塵霧,煙塵。
2.世俗之氣。
1.猶塵累。
1.猶言凡心俗情。
1.猶塵世。
2.指地球。
1.猶塵世;塵界。
1.泥土。
2.猶塵世。
1.塵俗的容態。
1.繁冗,繁雜。
2.指塵世之累。
1.塵土色。
2.指塵世。
1.塵埃與沙土。
2.喻污濁,戰亂。
3.猶塵世。
1.塵劫。
1.佛教語。剎為梵語國土之意,塵剎謂微塵數的無量世界。
1.猶言人間;俗世。
1.猶塵世;市井。
1.塵俗之事。
1.視為塵土。謂輕視。
1.塵想;俗念。
1.猶塵世,人間。
2.世俗。指日常的禮法習慣等。
3.猶言庸俗。
1.指簡陋樸素。
1.凡庸瑣屑。
1.《后漢書.徐穡傳》載,陳蕃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穡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穡不至則灰塵積于榻◇因以"塵榻"為優禮賓客﹑賢士之典。
1.謙詞。猶言忝列。多謂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職位。
1.塵俗之音。
2.謙詞。猶言污耳。謂請人聽自己的言辭或歌唱等。
1.指飛揚彌漫的塵土。
1.謂世俗之路。
1.細小的灰土。
2.指塵世;塵事。
3.喻庸俗骯臟或指庸俗骯臟的事物。
1.謂世俗的軀殼。
1.猶言世外。
1.凡庸頑鈍。
1.舊謂人在世間受到種種束縛,如魚在網,故稱塵網。
2.沾滿灰塵的蛛網。形容環境凄涼。
1.佛教語。謂世俗的虛妄。
1.形容極其微小或卑微。
1.廢置;委棄。
1.亦作"塵污"。
2.塵垢污染。
3.指塵垢。
1.世俗的事務。
1.世俗之物。
1.塵土和煙霧;塵土飛揚如霧。
2.喻濁世;污濁。
1.世俗的習氣。
1.庸俗不雅,格調不高。
1.塵俗的表相。
1.指一種粉末狀的香料。
1.猶塵囂。
1.猶俗念。
1.魏文帝曹丕愛妃薛靈蕓將至京師,帝以文車十乘迎之,燈火照耀數十里,車馬塞路,揚塵遮蔽星月,當時人稱此盛況為"塵宵"。見晉王嘉《拾遺記.魏》。
1.世間的紛擾﹑喧囂。
1.謂瑣屑之事。
2.塵土微粒。
1.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1.塵世的煩擾。亦指塵世。
1.塵埃煙霧。
1.世俗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