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纏繞;扭轉(zhuǎn)。
1.出自《朝野僉載》有人見豎子在洛水中洗馬,頃之見一物如白練帶,極光晶,繳豎子項三兩匝,即落水死。
2.出自《任風(fēng)子》每日把轆轤繩直繳到眾星稀,我可甚愛月夜眠遲?
2.
引申為事情或問題糾纏不清。
3.
交出;交付。
1.出自《西游記》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回見如來,繳此封皮去也。
2.出自《掛枝兒·送別》深深下拜低低告……若得到底的團圓,菩薩,你便把上上的簽來繳。
3.出自《紅樓夢》鳳姐聽了,即命收帖兒登記,待張材家的繳清,又發(fā)與這人去了。
4.出自《秀露集·文學(xué)和生活的路》我上的是個私立中學(xué),繳很多學(xué)費。
4.
用同“攪”。攪動。
1.出自《水滸傳》王進卻不打下來,將棒一掣,卻望后生懷里直搠將來,只一繳,那后生的棒丟在一邊,撲地望后倒了。
粗疏冒失行為莽撞|莽撞的冒失鬼。
1.眾多貌。
1.空曠迷茫貌。
1.亦作"漭蕩"。
2.廣大無際貌。
1.水廣大貌。
1.猶渺茫。
1.廣遠空闊貌。
1.馬虎,輕率。漭,用同"莽"。
1.水廣大貌。
1.廣大貌。
1.廣大貌。
1.廣大貌。
1.廣大無涯貌。
1.織有龍形的錦緞。
1.即蟒袍。
1.泛指蛇類。
1.古代官員的禮服。上繡蟒形﹐故稱。又名花衣﹑蟒服。婦女受有封誥的﹐也可以穿。
1.即蟒袍。
1.一種無毒的大蛇。體長可達一丈以上﹐頭部長﹐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黃褐色﹐有暗色斑點﹐腹部白色﹐多產(chǎn)于熱帶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獸。肉可食﹐皮可制物。又稱蚺蛇。
1.蟒蛇的形狀。
1.指蟒袍。
1.即蟒袍。
1.古代貴官的服飾。
1.見"蟒衣玉帶"。
1.即貍頭竹。詳"貍頭竹"。
1.指壁上供貓進出的洞。
1.方言。躲在家里過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門。
1.指人飯量小,食無定時。
1.元代民間稱勾結(jié)官府﹑獨霸一方的人。
1.方言。里子襯有毛或絨的保暖皮鞋。
1.即貓睛。
2.一種野草,可入藥。
1.古代行巫術(shù)者畜養(yǎng)的貓。謂有鬼物附著其身,可以咒語驅(qū)使害人,因稱。
1.哺乳動物。體大如貓,從頸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飛膜,能在樹間滑翔。棲息熱帶樹林中,日間倒懸在樹上,夜間活動,以樹葉和果實為食。
1.貓和虎。古代以為有益于農(nóng)事的神物。
1.即貓頭鷹。
1.亦稱"貓睛石"。
2.具幻光性的金綠寶石亞種,表面具有貓兒眼睛中所見的垂直閃光亮帶。是著名的裝飾寶石。
1.對愛貓成癖者的戲稱。
2.即貓睛石。
1.茅坑。廁所里的糞坑。
1.喻假慈悲。
1.方言。指搞小動作﹑耍花招等不正當(dāng)手段。
1.即牦牛。
1.貓。
1.比喻排擠﹑壓抑善良的人。
1.亦作"貓鼠同處"。
2.貓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下串通一氣,朋比為奸。
1.貓和老鼠一起喂養(yǎng)。亦以喻上下沆瀣一氣,臭味相投。
1.筍的別名。
1.梟,今稱貓頭鷹。
1.毛筍的別名。
1.明末宮中女眷所穿繡鞋,其上繡有獸頭,稱貓頭鞋。
鳥綱,鴟慰頗窶嗟耐ǔ啤M凡靠澩笏潑ㄍ貳`購?fù)爪呈钩形J咒J利。兩眼位于頭部正前方,視野寬廣。飛行時無聲。晝伏夜出,以鼠類為主食。為農(nóng)林益鳥。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