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鷦鷯”。鳥名,身體較小,體長約10厘米,頭部淺棕色,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點,有黃色眉紋,尾短,略向上翹。多在低矮陰濕的灌木叢中活動,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善筑巢,故也叫巧婦鳥。
1.
鷦鷯。
1.出自《詩·周頌·小毖》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2.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十三年春,將遣還鎮,下渚未發,有似鷦鳥集船悲鳴。
2.
見“鷦明”。傳說中的神鳥。鳳凰之類。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猶鷦明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
3.
見“鷦鳩”。鳥名。鵓鴣。參閱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禽鳥·鳩》。
1.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祝鳩氏,司徒也
4.
通“焦”。指焦螟。參見“鷦巢蚊睫”。
1.出自《〈趙國公集〉序》柱國趙國公發言為論,下筆成章……論其壯也,則鵬起半天;語其細也,則鷦巢蚊睫。
5.
通“顦”。參見“鷦??”。憔悴。
1.出自《慶宮春·寄懷文叔問舍人蘇州用草窗韻》詞昔時倚醉承平,怒馬鮮裘,俠情雙絕,朱顏照水,而今鷦??,怕見海潮生月。
1.駿馬名。產于古代西域,雪白而高大。
1.即照夜璣。
1.夜明珠。
1.螢的別名。
1.依照。
①配合;呼應互相照應|首尾照應|前后照應。②料理;照顧照應飲食|照應起居。
1.映照。
1.顧念養育。
1.當運。迷信謂碰到某種運氣。
1.依照規章。
1.明察貌。
2.光明;明亮。
1.見"照證"。
1.明察。
1.遵照實況,不繞彎子。
1.照耀;照亮;照見。
1.輝耀。
2.猶關照,施惠。
1.對準。
2.舊時公文用語。謂同意下級的請求。
1.炳輝;照耀。
1.即銅鏡。
2.燈的別稱。
1.指燒灼龜甲,以卜吉兇。
1.罩衣。
1.褂子﹑外套一類上衣的舊稱。
1.泛指捕魚的竹器。
1.泛指捕魚或捕鳥的竹器。
1.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
1.用竹子﹑蘆葦或明瓦搭成的天棚。
1.方言。即罩衣。
1.《詩.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焌然罩罩……南有嘉魚﹐焌然汕汕。"毛傳"罩罩﹐籹也;汕汕﹐樔也。"籹與樔都是捕魚的器具◇以"罩汕"泛指用漁具捕魚。
1.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1.也名罩褂。穿在短襖或長袍外面的單褂。
1.魚游貌。
1.遮蓋東西的器具。
2.霧的俗稱。
1.開始分辟。
1.謂開始昌盛。
1.始稱。
1.初創。
1.元旦。
1.奠定,建立。
開頭;起頭事件肇端。
1.始分。
1.開始建國。
1.闖禍;致禍之始。
1.亦作"肇跡"。
2.猶肇始,肇興。
1.謂始創基業。
1.創建;始創。
1.猶肇始。
2.謂引起事故。
1.謂啟亂。
1.猶黽勉。謂盡心竭力。
1.初分。
1.初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