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質,用動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來,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來黏合器物,如鰾膠、桃膠、萬能膠,有的供食用或入藥,如果膠、阿膠。
2.
動詞
用膠粘住。
3.
形容詞
像膠一樣有黏性的。
4.
名詞
指橡膠。
5.
名詞
(Jiāo)姓。
1.
黏性物質。用動物的皮、角等或樹脂制成,亦有人工合成者。
1.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膠也者,以為和也。
2.出自《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3.出自《文心雕龍·附會》如膠之粘木,豆之合黃矣。
4.出自《奉和襲美傷開元觀顧道士》鳳麟膠盡夜如何,共嘆先生劍解多。
2.
特指制成膠質的藥物。
1.出自《說文?肉部》膠,昵也,作之以皮。
2.出自如:阿膠;驢皮膠;虎骨膠。
3.
黏住;使不能移動。亦指舟船擱淺。
1.出自《莊子·逍遙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2.出自《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詩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
3.出自《堅瓠廣集·玳瑁報恩》有玳瑁巨魚隨潮至灘,膠於沙際。
4.出自《南腔北調集·論〈“赴難”和“逃難”〉》我們雖然也看見過許多慷慨激昂的詩,什么用死尸堵住敵人的炮口呀,用熱血膠住倭奴的刀槍呀,但是,先生,這是“詩”呵!
4.
牢固。
1.出自《詩·小雅·隰桑》既見君子,德音孔膠。
5.
凝滯;停留。引申為凍住。
1.出自《送高閑上人序》茍可以寓其巧智,使機應於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固,雖外物至,不膠於心。
2.出自《謾成》詩日月不膠時易失,感今懷昔使人愁。
3.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又一個道:“風太急了,住了風,只怕湖膠。”又一個道:“這太湖不愁他膠斷,還怕的是風雪。”
6.
拘泥;固執。
1.出自《夢溪筆談·象數一》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皆不驗。
2.出自《元史·陳祖仁傳》如復膠於前說,動以言者為擴廓帖木兒游說,而鉗天下之口,不幸猝有意外之變,朝廷亦不得聞,而天下之事去矣。
3.出自《與李中孚書》圣人何以能不蹈仁而死?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而不膠於一。
4.出自《訄書·商鞅》故法家者流,則猶西方所謂政治家也,非膠于刑律而已。
7.
欺詐;詭辯。參見“膠言”。
1.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逾侈。
8.
古代大學之稱。
1.出自《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
9.
姓。殷周時有膠鬲。見《孟子》《國語》《呂氏春秋》等書。
1.出自《廣韻?肴韻》膠,姓。《史記》:“紂臣膠鬲。”
1.月宮。
1.彎月。
1.契丹﹑女真人稱束帶為兔鶻。亦稱吐鶻。
2.一種局部羽毛帶赫色的白鷹。
1.捕兔的網。
1.毛筆的別稱。
2.指詩文。
1.毛筆。
1.兔毛。
2.用兔毛制成的筆。亦泛指毛筆。
1.兔毛布。
2.黃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1.明月。
1.灰黃色。
1.灰色的一種。類灰兔之毛色。
1.月光。
1.筆和紙。指文章。
1.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1.指小路,曲徑。
1.謂孌童。
1.兔子的巢穴。亦喻隱居之地。
2."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處甚多,避禍有術。
3.指明月。
1.植物名。《爾雅.釋草》作"菟葵"。
1.猶言兔毫。指毛筆。
1.兔絲的一種。
1.兔絲的別名。
1.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故稱。
野兔毛和家兔毛的統稱。野兔毛較粗硬,底絨少,不適于紡織,可用于制作毛筆和填充料。家兔毛細而輕軟,富有光澤,蓬松保暖;但卷曲少,表面光滑,抱合力較差,因而常與羊毛、人造毛等混紡。家兔毛中以安哥拉兔毛為最優,是高級紡織原料。
1.謂土財主。
主要以兔毛為原料針織而成的服裝。一般與羊毛、錦綸等原料混紡,含兔毛量約50%~90%。款式有雞心領套衫、圓領開衫和套衫、三翻領套衫等。質輕,柔軟,蓬松,保暖性好,吸濕性高。穿著舒適。是春秋季的理想服裝。
1.捕兔的網。
2.指用網捕兔。
3.《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羋》,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羋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后因以"兔羋"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1.指槐樹的新葉。
1.兔子咬過的草。
2.病名。足跟部的癰疽。其狀如為兔所嚙,故名。
1.月亮的別稱。
1.喻行動快速。
語出蘇軾《b036*b0379榮戎竇恰氛癖手彼歟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兔子剛出動,鶻就猛撲下去。謂動作迅疾。常比喻作書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無滯礙。
1.謂月出日落。
1.植物名。即兔絲。
1.兔上唇居中皆有縱向缺裂,人之上唇縱裂者因稱"兔缺"。
1.猶兔走烏飛。
1.月宮。
1."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禍。
1.植物名。即菟絲子。
2.喻妻室。
1.中藥名。菟絲子的成熟種子。
1.兔子死后,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對同類滅亡感到悲哀。多用于貶義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1.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1.瓜的一種。
2.敢死隊。
1.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像兔子逃脫一樣迅速動如兔脫。
1.植物名。即款冬。
1.兔肉制成的食品,略似今之肉松。
1.仙藥。
1.兔毛制的筆。亦泛指毛筆。
1.玉兔的影子。即月亮上的陰影。
2.指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