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鑳”。
2.
插門的金屬棍子;門閂。
1.出自《周禮·地官·司門》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2.出自《急就篇》釭锏鍵鉆冶錮鐈。
3.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是故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
4.出自《歷代兵制》轅門之設,實施啟閉,無鍵而關,視之孔易。
3.
鎖簧。
1.出自《周禮·地官·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2.出自《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諸門皆不下鍵。
3.出自《物妖志·獸類·馬》婦既下鍵,以石拒之。
4.
鎖閉,關閉。一說義為折。
1.出自《晉書·陶侃傳》至使西門不鍵,華圻無虞者,侃之功也。
2.出自《說郛》未昏則鍵戶滅燭。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陰使其黨夜鍵戶而焚其廬,父子四人并燼。
5.
見“鈐鍵”。比喻事物的核心、關鍵。
1.出自《〈爾雅〉序》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
2.出自《〈瑯環類纂〉序》居今之世……導九流之津涉,開六藝之鈐鍵。
3.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新證序》《淮南》一書,擷傳記之精英,為百家之鈐鍵。
6.
鍵閉星的省稱。
1.出自《新五代史·司天考二》丙戌,太白犯鍵。
7.
車轄。
1.出自《尸子》文軒六駃,題無四寸之鍵,則車不行。
8.
琴、打字機或其他機器上,使用時按動的部分。
1.出自《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如鋼琴的鍵,只能反響其本身長的一種聲音一樣。
9.
一種機械零件,用以連接軸與齒輪或皮帶輪并使之固定在一起。
10.
在化學結構式中表示元素原子價的短橫線。
1.亦作"重矦"。
2.指古代五等爵位中的子﹑男兩爵。《楚辭.大招》"三圭重侯,聽類神只。"王逸注"重侯,謂子﹑男也。子﹑男共一爵,故言重侯也。"一說,指射禮所用"熊侯"﹑"豻侯"。參閱清王夫之《楚辭通釋》。
3.謂世代顯貴。
1.猶言跨灶之才。煙樓﹐煙囪。喻子勝于父。
1.猶干擾。
1.詈詞。咒罵人瞎跑﹑亂撞。
1.詈詞。咒罵人瞎跑﹑亂撞。
1.見"撞太歲"。
1.沖撞踐踏。
1.行險僥幸﹐碰運氣。舊時以太歲之神所在為兇方。或認為有兇亦有吉﹐而兇多吉少。碰這種運氣﹐很少有把握。
2.舊時勾結官府的惡棍。
1.沖擊。
1.沖天的冤枉﹐天大的冤屈。
1.撞鐘的木枝。語本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1.頂撞﹐搶白。
1.沖破。
1.猶撞擊。
1.猶詐騙。
1.擊中心窩之拳。喻擊中心病。
1.遇上;碰到。
1.比喻神志失常﹐胡亂奔走。
1.槍炮里撞擊子彈或炮彈底火的機件。
1.見"撞鐘"。
1.見"撞鐘舞女"。
1.方言。到頂﹐至多。
1.沖觸。
1.追究查辦。
1.改封。
2.猶追封。
1.謂百官按位次排列謁見皇帝。
1.謂答復死者。
1.追擊敗兵。
1.亦作"追犇"。追擊逃敵。
2.指追兵。
3.猶追趕;追逐奔跑。
1.見"追亡逐北"。
1.舊指身后追加恩榮。
1.見"追奔"。
1.追溯本源。
1.同"追本溯源"。
1.謂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
1.追趕進逼。
2.用強迫的方式追究或索取。
1.舊時地方官嚴逼限期交稅﹑交差或交代問題,過期以杖責﹑監禁等方式繼續追逼,叫"追比"。
1.謂追究前愆而貶官。
1.指追擊的兵。
2.謂征召﹑調集軍隊。
1.彌補以往的缺陷或缺額。
2.在原有的數額以外再增加;追加。
1.追查搜捕。
2.追逼索取。
1.猶跟上。
2.猶仿效。
1.追隨參與。
1.猶追封。
1.猶追封。
1.追究查問;事后調查。
1.追索使償還。
2.償還以往的欠債。
1.猶追恨。
1.謂稱頌死者。
2.以后來的稱號稱呼。
1.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