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湟水,水名,發源于青海,流至甘肅入黃河。
1.
城池。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黃池紆曲
2.出自《歸潛志》新(李新)棄馬逾城,二人者遽命將追及,墮湟水中,斬其首。
2.
大。參見“湟波”。
1.出自《浮淮賦》溯淮水而南邁兮,泛洪濤之湟波。
3.
見“汩湟”。水流貌。
1.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絞概汩湟,五音代轉。
4.
見“潏湟”。水疾流貌。
1.出自《學梁王兔園賦》奔水激集,瀴溟潔渠,潏湟吐吸。
2.出自《燕問》潏湟??瀑,廣莫渺沔。
5.
見“潏湟”。傳說中的神名。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左玄冥而右含靁兮,前陸離而后潏湟。
6.
通“隍”。參見“湟潦”。低洼積水處。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湟潦生蘋。湟,下處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蘋草也。
7.
水名。即西寧河。源出青海省海晏縣,東南流經西寧、樂都,與大通河匯合,注入黃河。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下》北則湟水所出,東至允吾入河。
2.出自《水經注·河水二》河湟之間,多禽獸。
1.因中毒而煩亂。
1.煩亂;紛亂。
2.煩悶貌;憂愁貌。
3.昏庸;糊涂。
1.昏庸怠慢。
1.昏亂糊涂。
1.昏亂。
1.煩悶。
1.混亂喧鬧。
1.見"愧慚"。
1.羞慚憂傷。
1.羞愧而懺悔。
1.羞恥。
1.使人羞慚之辭。
1.感謝。
1.羞慚畏懼。
1.慚愧悔恨。
1.羞慚驚愕。
1.猶惱羞成怒。
1.羞愧憤慨。
1.慚愧而心服。
2.謂對人佩服,自愧不如。
1.羞慚惱怒。
1.自愧遜色。
1.感謝。
1.猶感荷。謂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
1.羞慚不安。
1.羞慚悔恨得無地自容。
1.慚愧為難。
1.慚愧而自責。
1.羞慚沮喪。
1.慚愧恐懼。
1.羞愧。
1.使有所愧而自勉之。
1.慚愧惶恐。
1.羞愧。
1.羞慚惱恨。
1.羞愧惱怒。
1.慚愧。
1.春雷一響﹐則萬物蘇。比喻清明的政治。
1.即雷汞。參見"雷汞"。
1.舊時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壇。
1.亦作"靬嘆"。
2.形容嘆息聲之大。語出漢王逸《九思.疾世》﹕"咤增嘆兮如雷。"
1.地名。在江蘇揚州城北。隋唐時為風景勝地。隋煬帝葬此。
2.池名。又名大龍潭。在廣西馬平南雷山下。
1.亦作"靬鼗"。
2.即雷鼓。
1.謂雷鳴電閃。
1.語出《楚辭.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謂如雷聲轟隆。
1.盛怒貌。
1.見"雷霆電雹"。
1.震雷﹐霹靂。
比喻威力極大排山倒海之勢,~之力。
1.對帝王或尊者的暴怒的敬稱。
1.指帝王暴怒時給臣下的懲處。
2.指雷擊﹐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