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蝴蝶”。昆蟲,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立在背部,腹部瘦長。吸花蜜。種類很多,有的幼蟲吃農作物,是害蟲,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簡稱蝶。
1.
見“蝴蝶”。昆蟲名。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于背部。腹瘦長。吸花蜜。種類繁多。也稱蛺蝶。亦作“蝴蜨”。
1.出自《士林紀實》謝蝴蝶佳句云:“狂隨柳絮有時見,飛入梨花無處尋。”
2.出自《本草綱目·蟲二·蛺蝶》蝶美於須,蛾美於眉,故又名蝴蝶,俗謂須為胡也。
3.出自《上谷感懷》詩麒麟臥宿三川草,蝴蜨驚回八渡溝。
4.出自《上巳日登見山樓》詩蜜蜂與蝴蝶,爭向花圃出。
5.出自《最后的安息》野花上的蝴蝶,栩栩的飛過她的頭上。
以采收樹木的果實或種子為原料榨取或提取油脂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如油茶、油桐、椰子、烏桕、核桃、油棕等。
1.謂宗族情義。
莖內木質部發達的多年生植物。通常其莖干堅硬而直立,壽命較長。根據莖干的形態,可分為喬木、灌木和半灌木。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3.指此種植物的花。
1.謂登車的木階。
1."相思"二字的隱語。
1.松木的化石。
1.作標志的木樁。
1.木制的馬銜。用于喪禮,取其發聲小。
1.木標。立木書字,以為標記。
2.指用于測日影計時的木制標桿。
3.樹木的外層。
4.樹梢。
1.雨雪霜沾附于樹木遇寒而凝結成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樹木所凝結成的冰。
1.彈撥樂器的彈撥木片。
1.木制的缽。僧人所用食器。
1.古代的一種商船。
1.樹木砍伐后,經初步加工,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用的材料。
即森林蓄積量、活立木蓄積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中各種活立木(尚未砍伐的樹木)的材積總量,以立方米為計算單位。
1.某些弦樂器上架弦的木格子。
2.木制的槽。
1.馬名。
1.指成冊的渝。
1.木寨。以樹木圍成的守望的營壘。
1.指鳥類。
1.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1.指清代官府所設制造木器的工場。
2.今泛指木材加工廠。
1.堆放木材的場地。
2.元代掌收發營造宮殿所用木材的機構。
1.古代帝王喪葬時所用的一種車子,不加漆飾。
1.指木化九隆的傳說。
1.棺材。
1.老式織機部件之一。
1.安放在城墻外的木制的守城設施。
1.木柄。
1.古代調整五音律呂的儀器。
2.木制尺。用于建筑﹑測量等。
1.木屐。
1.養生家稱木梳。
1.寄生于樹中的蟲。
1.舂米或搗物的木棒。
1.猶巢居。
1.木制的船,通常用櫓﹑槳等行駛。
1.木制的床榻。
1.孔子弟子子貢,姓端木名賜,省稱木賜。
1.菜名。蔥的一種。也稱漢蔥。
1.木底鞋。
1.宋代戲曲腳色名。
1.發愣。
1.神話故事中能使一切發生奇異變化的指揮棒。
1.佛教指魔鬼的境界。
2.邪道。
1.神秘的法術;妖術。
1.妖氣。
1.奇異的風。
2.瘋顛,精神迷亂。
1.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1.魔鬼之宮。
2.喻惡勢力盤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