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困疲。
1.出自《三國志·魏志·蔣濟傳》今其所急,唯當息耗百姓,不至甚弊。弊攰之民,儻有水旱,百萬之眾,不為國用。
2.出自《顏氏家訓·書證》有人訪吾曰:“《魏志》蔣濟上書云‘弊攰之民’,是何字也?”余應之曰:“意為攰即是??倦之??耳。”
3.出自《新唐書·褚遂良傳》雖然,刺史,民之師帥也,得之則下安措,失之則家勞攰。
1.泛指祖宗。
1.猶九天。
2.指秋天。
1.指古代行禮奏樂九曲。
指從自己往上推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子、孫、曾孫、玄孫四代,連同自己一代,共為九族。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為九族株連九族。
1.泛指歷代祖宗。
1.指堯之九官。
1.永久安定,長期太平。
1.長期分離后再次會面。
1.謂人病久,熟悉病理藥性,就能成為好醫生。語本《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1.長遠的策略。
1.長久。
1.長久;永遠。
2.猶延長。
1.長久保持;長期維持。
1.長久流傳。
1.指年資長短。
2.久居魯官次。
1.久遠宏大。
1.長期倡導。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機器要不好好養護,~就要生銹。
1.舊墳。
1.久已停止。
1.長期安定。
2.永遠堅固。
1.猶故舊,老朋友。
1.早已不流行。
1.經久熟練。
1.形容深于世故。
1.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1.方言。掀開鍋蓋。喻揭示結果或秘密。
1.用黃榜公布。
1.謂在高竿上樹起金雞,宣布大赦。古傳天雞星動,必當有赦。因此在赦日要豎一枝七丈長的綸竿,上立四尺高的金雞,集合百官父老和待赦的囚徒,擊鼓宣讀大赦令。見《新唐書.百官志三》﹑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金雞》。
1.放肆自得。
1.長貌;高貌。
2.動搖不定貌。
3.疾馳貌。
1.結局。
1.列舉;提出。
1.謂高舉而揚厲之。
1.傾倒瓶水。喻勢不可阻。瓴,水瓶。
揭露秘密這段歷史公案有待~。
使掩蓋著的真相顯露出來~詭計。
1.盜竊箱籠等財物。
1.見"揭篋擔囊"。
1.提起衣裳過河。
1.謂聲音高入天際。
1.謂揭露別人的短處。
1.揭短調唆。
2.張貼的啟事。
舊時指張貼的啟事(多指私人的)。
1.散席。
1.提起衣服,赤足涉水。
1.復姓『有揭陽定。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見"揭孽"。
1.刊登;發表。
1.舉債,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