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日影,比喻時光。
2.
名詞
古代用來觀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
1.
日影;日光。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獼其什七八。
2.出自《念奴嬌》詞春來多困,正晷移簾影,銀屏深閉。
2.
光陰;時間。
1.出自《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寸晷是寶,豈無玙璠。
2.出自《寄英禪師》詩濟甫詩最苦,寸晷不識閑。
3.出自《〈痛史〉敘》人至通才,年已逾冠,雖欲補習,苦無時晷。
4.出自《書信集·致蔡斐君》因為寓中人少,各無暇晷。
3.
指日晷。測度日影以確定時刻的儀器。
1.出自《晉書·隱逸傳·魯勝》以冬至之后立晷測影,準度日月星。
4.
推測。
1.出自《法言·五百》德隆則晷星,星隆則晷德也。
5.
通“軌”。軌道。
1.出自《漢書·敘傳下》應天順民,五星同晷。
2.出自《魏書·道武帝紀》〔衛王儀等〕詣闕上書曰:“臣等聞宸極居中,則列宿齊其晷;帝王順天,則群后仰其度。”
3.出自《大周故宣威將軍楊公碑》揮翰文昌,列星順晷。
6.
引申指白晝。
1.出自《拾遺記·前漢下》〔昭帝〕常以季秋之月,泛蘅蘭云鹢之舟,窮晷系夜,釣于臺下。
2.出自《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7.
指一日或一時。
1.出自《祝風三十二韻》秋不安一食,春不閑一晷。
2.出自《答董牧唐書》此四年之中所以無一晷之安、一事之定也。
8.
指晷儀立表的投影。
1.出自《周髀算經》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
9.
指兼測日月星等天象的儀器。
1.出自《疇人傳·王錫闡上》測天當據儀晷,造三辰晷,兼測日月星,因作《三辰晷志》。
1.欺騙正人。
1.見"嫚辭"。
1.亦作"嫚詞"。
2.輕侮的言辭。
1.輕慢,懶散。
1.法紀松弛。
1.傲慢乖戾。
1.法令松弛。
1.辱罵;亂罵。
1.亦作"嫚侮"。
2.輕蔑侮辱。
1.輕侮悖逆。
1.橫暴的秦朝。
1.輕慢侮辱。
1.輕侮的書信。
1.見"嫚娒"。
1.褻狎戲謔。
1.輕侮的言辭。
1.輕侮,欺侮。
2.和緩。
1.見"嫚游"。
1.輕侮的言辭。
1.語本《易.系辭上》"慢藏誨盜。"謂因保管不慎,招致盜竊◇用以指憧[妥善保管的財物。
1.張帷幔圍繞如城,故稱"幔城"。
1.亦作"幔幙"。
2.帷幕。
1.見"幔幕"。
1.用帳幔張蓋的臨時官署。
1.用帷幕圍成的房間。
1.用帳幕圍成的亭子。
2.指福建武夷山。因山上有幔亭峰勝境,故稱。
1.帷幕。
1.帳篷。
1.帷幕。
1.簾子。
1.亦作"慢憆"。
2.輕慢驕傲。
1.戲曲中節拍緩慢的曲調,與"快板"相對。適宜于表現比較復雜的內心感情。
1.輕慢背叛。
1.傲慢不遜。
1.腳步緩慢;緩慢的腳步。
1.輕慢殘害。
1.疏于治理或保管。
1.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盜竊。
1.臨朝不嚴肅。
1.停靠的車站較多,全程行車時間較長的火車。與"快車"相對。
2.在使用中放慢速度的機器。亦泛指放慢了進度的工作。
1.見"慢傲"。
1.亦作"慢訑"。
2.怠忽松弛。
1.懈怠動搖。
1.亦作"慢詞"。
2.不恭敬的言詞。
1.謂心胸廣大,憂民之憂。
1.怠慢,招待不周到。
1.輕忽怠惰。
2.猶怠慢。
1.見"慢弛"。
1.放縱無道。
2.宋代稱斜坡道為慢道。
3.莫說。意謂這事情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