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擬聲詞
擬聲詞,形容母雞、某些鳥叫的聲音。
1.
見“咕嘬”。叮咬;嚙食。
1.出自《元典章·刑部五·尸首檢驗埋瘞》有身死不明之人……將尸移棚樹棧閣,以致風日曝吹,蛄蛞咕嘬。
2.出自《聊齋志異·龍無目》〔龍〕久不得水,鱗皆翹起,蠅入而咕嘬之,則驟然一合,蠅盡死。
3.出自《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買辦階級則於無數中國國民被噬后之殘尸中,咕嘬其血肉,以饜其下流之欲望。
2.
見“咕噥”。小聲說話。
1.出自《紅樓夢》〔黛玉〕一面悄悄的推寶玉,叫他賭賭氣;一面咕噥說:“別理那老貨,咱們只管樂咱們的。”
2.出自《長夜》獅子和女人們咕噥一陣,喚著菊生:“娃兒,來這里玩來!”
3.
見“咕噥”。撅著;鼓起。
1.出自《羊·職業》〔我〕直打了快近半個鐘頭的門……老頭子才咕噥著嘴,把門開了。
4.
見“咕弄”。猶咕噥。小聲說話。
1.出自《犧牲》“你算算一共要幾多錢?你算算看!”他的嘴咕弄著,手指也輕輕地掐,顯然是算這筆賬呢。
5.
見“咕唧”。象聲詞。液體受壓力而向外排出的聲音。如:他在雨地里走著,腳底下咕唧咕唧地直響。
1.出自咕唧咕唧咕唧咕唧。三輪車夫掀動橡皮喇叭,靈巧地在人流中穿行。
2.出自《越南老撾柬埔寨·老撾》市內人車稀少,市貌幽靜古雅,空氣清新,游客們在黃昏日落時分散步于湄公河畔,可以看到很多婦女在河邊洗衣、洗澡和洗米,河岸的草叢中,時時可以聽到大蜥蜴“咕唧咕唧”地叫個不停。
6.
見“咕唧”。小聲說話或自言自語。
1.出自《紅樓夢》周瑞家的又和他咕唧了一會子,方蹭到這邊屋內。
7.
象聲詞。
1.出自《鄰二》房主人的一大群鴿子咕咕咕地叫。
2.出自《燕子飛在電桿上》〔萬如〕說的小燕咕、咕、咕地笑了。
3.出自《典型報告》肚子卻餓得咕咕地響。
1.年尾,年底。
1.謂陰歷正月初一。今稱春節。
1.按年支付的一定金額,用以撫?死亡﹑傷殘或獎酬有勛勞的人。
1.方言。荒年。
1.指以年為經,以國為緯的編寫史書的方法。
①猶年成。豐收與否盼望好年景。②特指過年的景象。
1.猶年禮。逢年敬送的禮物。
1.指為棕新年邀請親友吃的酒席。
1.謂新年開始。
2.謂老人年齡開始進入新階段。
1.年壽。多用于指老者年齡。
2.猶年資。
1.謂一年征收的租稅。
1.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
2.年歲到來。
1.任職的年數和勞績。官吏考績擢升的標準之一。
1.對年老致仕者優遇之禮。
2.為慶賀年節而饋贈的禮物。
1.年齡與精力。
1.記載年月日的歷本。
1.按年計算的利息。又稱年息。如年利一分二厘,即每百元每年利息為十二元。
1.謂歷年如此的常例。
2.明正統以后,政府補給各邊郡的年度費用。見《明史.食貨志六》。
3.年終按例發給的賞錢。
1.人或其他生物已經生存的年數。
1.年光流逝。
1.謂春柳。
1.猶年月,年歲。以一年之十二月配十二律,故名。
1.年老。
1.年齡容貌。
1.指過年時做糕團﹑餃子之類用的面粉﹑米粉等。
1.年末,年底。
1.年號名。
1.壽命。
2.年庚,八字。
3.年壽命運。
1.指名次排在同年登科者的末尾,非同年登科者。亦用作謙詞。
2.一年的末了。
1.晩年。
1.每年。
1.方言。猶年禮。
1.謂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1.年紀的期限,壽限。
2.規定的年限。
1.年老。古代年六十曰耆。
1.謂年長而有才具。
1.年紀漸老。
2.年底漸近。
3.年成荒歉。
話劇劇本。陳耘作于1963年。烈士的后代、老干部的養子林育生于地質學院畢業后不愿到艱苦的崗位上去,為了留在大城市,竟偽造病情證明。最后在烈士父母遺書的感召下,終于迷途知返,立志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自己。
人的歲數不大他很年輕|我比他年輕|領導班子年輕化。
1.年歲。
1.猶年輕。
1.農歷年最后的一天。
1.方言。上年,去年。
1.指美好的青春時代。
1.年輕。
2.猶少年。
1.年月長久。
1.時間久長。
1.當年,往年時節。
2.歲月;年代。
3.方言。去年。
4.指歷法的年月時日。
5.年頭,年份。
1.謂時光易逝,其速如流矢。
1.一年之始,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