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和高等動物的呼吸器官。人的肺在胸腔中,左右各一,和支氣管相連。由心臟出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經肺動脈到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變成含有氧氣的血液,經肺靜脈流回心臟。也叫肺臟。
1.
亦作“胏”。
2.
人的呼吸器官。五臟之一。
1.出自《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2.出自《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四》大腸為腑主表,肺為臟主里。
3.出自《西游記》〔老孫〕將你這里邊的肝、腸、肚、肺細細兒受用,還彀盤纏到清明哩!
3.
指用作食物的動物的肺臟。
1.出自《禮記·曲禮下》歲兇,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
2.出自《儒林外史》隨即每桌擺上八九個碗,乃是豬頭肉、公雞、鯉魚、肚、肺、肝、腸之類。
4.
比喻內心。參見“肺肝”、“肺腑”。
1.出自《新唐書·封倫傳》然善矯飾,居之自如,人莫能探其膺肺。
5.
木札;木皮。參見“肺附”。
1.出自《漢書·劉向傳》臣幸得托肺附,誠見陰陽不調,不敢不通所聞。
2.出自《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二年》汝家幸緣肺附,蒙國寵榮,覆宗不足以報。
3.出自《敕高公繪公紀并防御使制》以爾父士林,早緣肺附,逮事厚陵,沒于中年,爵不配德。
4.出自《讀書雜志·漢書八》余謂肺、附,皆謂木皮也……言己為帝室微末之親,如木皮之托於木也。
1.靦腆,羞愧。
1.遙遠貌。
1.思念向往。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隱身術。
1.遠求。
1.遙遠貌。
2.思念貌。
1.盡情敘說,備敘。
1.遙想。
1.備述。
1.亦作"緬維"。
2.遙想。
1.見"緬惟"。
1.回憶;想念。
1.久遠。
2.遼遠;遙遠。
1.慚愧。
1.謂羞得臉上出汗。
1.羞愧地懷想。
1.慚愧惶恐。
1.慚愧。
1.猶言羞慚冒昧。
2.靦顏蒙受。
1.謂面有愧色。
1.慚愧貌。
1.面容羞愧。
2.厚著面皮。
1.羞愧臉紅。
1.面目具備之貌。
2.厚顏貌。
3.慚愧貌。
也作fe6f*fe71!薄π呶從鍶飼跋入鍰蟆
1.亦作"靦腆"。
2.羞愧貌。
1.猶厚顏。
2.面容羞愧。
1.謂不知羞恥地為仇敵做事。
1.慚愧。
1.小鮸魚。
1.當面直說。
1.當面親自拜謝。
1.方言。即臉龐。人臉的四周輪廓。亦稱"面盤子"。
1.亦作"面板"。
2.做面食用的平光的木板。
又稱旅行車”。座位數不超過十七個的一種小型客車。機動靈活,乘坐舒適性好。適用于短途客運和旅游。
1.常綠喬木。高達四五丈。葉子互生,心臟形,掌狀分裂?;▎涡裕菩弁辍9麑嵡蛐位驒E圓形,表皮有瘤狀突起,成熟時黃色,果肉白色,像面包,供食用。通稱面包樹。
2.這種植物的果實。
1.環形面包。
1.謂臉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處不合,各不照面。
1.人的面和背。泛指全身。語本《孟子.盡心上》"其生色也瞓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
1.謂默坐靜修,參悟禪機。
1.當面告別。唐杜甫有《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
1.亦作"面餅"。
2.用面粉做的餅。
1.當面稟告。
1.見"面沒羅"。
1.死者覆面的方帛。
1.和面時,灑在濕面上的干面粉。
1.面皮嫩薄。
2.謂面子小。
1.謂臉色不改變。形容遇到危難時,鎮定自若。
1.見"面不改容"。
1.洗臉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