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力掐著,抓住。
2.
動詞
把守;控制。
1.
亦作“搤”。
2.
阻塞;攔阻。
1.出自《管子·度地》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
2.出自《宣和遺事》十一日,車駕出幸金兵營,百姓數萬人扼車駕曰:“陛下不可輕出!若出,事不測!”
3.出自《靖海頌言敘》詔發諸路兵討之,而公與今中丞艾公實領其事。夏四月首事,徂秋八月,竟扼賊而殲之。
4.出自《參商》青年激昂的情緒為這熟悉的聲音扼著了。
3.
據守;控制。
1.出自《漢高祖功臣頌》肇謀漢濱,還定渭表。京索既扼,引師北討。
2.出自《上范希文書》扼其沖塞,絕其牙市,閉之沙漠之外,俟其隙且困則破散之。
3.出自《西楚彭城論》使三王者據全秦之勝,扼全蜀之沖,包南山之塞,窒棧道之陘,終身為西楚蕃衛,則朝貢征發,何求而不可?
4.出自《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斯巴達王黎河尼佗將市民三百,同盟軍數千,扼溫泉門。
4.
量詞。猶束、捆。
1.出自《齊民要術·種紫草》一扼隨以茅結之,四扼為一頭。
5.
通“軛”。
1.出自《莊子·馬蹄》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
6.
通“厄”。苦難。
1.出自《論衡·狀留》沉滯在能自濟,故有不拔之扼。
7.
掐住;握住。
1.出自《西都賦》掎??狡,扼猛噬,脫角挫脰,徒搏獨殺。
2.出自《漢書·李陵傳》臣所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
3.出自《青春之歌》一個枯瘦的手扼了一下許寧的喉嚨。
1.傳說中的得仙化鶴之丁令威為遼東人,故稱。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見"遼東鶴"。
1.同"遼東隺"。
2.指傳說中的遼東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鶴歸飛之事。
1.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后以"遼東華表"稱久別的故鄉。
1.三國魏管寧學行皆高,避亂遼東,"常著皂帽,布襦褲",拒絕征聘,甘守清貧。事見《三國志.魏志.管寧傳》◇以"遼東帽"指清高的節操。
1.《后漢書.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艫姰足狴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豕也。"后以"遼東豕"指知識淺薄,少見多怪。
1.亦作"遼隧"。
2.古縣名『置,后漢廢。公孫度復置,晉廢。故址在今遼寧省海城市一帶。
1.指遼地的歌曲。
1.遠隔。
1.遼東。泛指遼河以東沿海地區。
2.指渤海遼東灣。
1.同"遼東華表"。
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大河。由源出內蒙古和河北的西遼河與源出吉林的東遼河在遼寧匯合而成,注入渤海的遼東灣。長1390多千米。流域面積229萬平方千米‖沙量高。水量平時較少,但汛期暴雨集中,下游易釀成洪澇災害。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2.遼東人丁令威,學道后化鶴歸遼,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事見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以"遼鶴"指代千年。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一種用糯米制成的甜食。
1.寬緩;延緩。
2.猶遲緩。
1.猶遠患。
1.荒涼遙遠。
1.指遼地(今遼寧)和薊地(今北京市和河北省東北)。因兩地鄰接而并稱。
1.長的江流。
2.即遼河。
1.遼東和碣石都臨近渤海,故并稱。
1.指遼地的警報。
1.亦作"遼迥"。
2.遙遠。
1.遙遠。
2.相去甚遠,懸殊。
3.遠隔。
4.久遠。
5.高遠貌。
1.遼闊的天空。
1.遼河入海口。
1.遼闊廣大。
1.猶遼闊。
1.遼闊廣大貌。
2.猶遼遠。
3.猶久遠。
1.遼闊明朗。
1.猶言遼闊空曠。
1.猶嘹亮。
2.高遠明亮。
1.遠貌。
2.深邃貌。
3.形容意態高遠超脫。
4.猶寥寥。
1.遼東和隴西的并稱。
1.猶繚亂。
1.遼闊空曠。
2.稀疏;冷落。
3.疏遠,冷漠。
4.迂遠空疏。
5.差別很大,懸殊。 6.流落,漂泊。
1.見"遼蔓"。
1.亦作"遼曼"。
2.猶連綿。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猶遙遠。
1.猶遼遠。
2.相去甚遠;懸殊。
1.也稱東北大鼓。舊稱奉天大鼓。曲藝的一種。流行于東北各地。約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京韻大鼓﹑樂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調。由一人擊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樂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過程中,形成多種流派奉天調流行于沈陽﹑遼陽;南城調流行于營口﹑海城;西城調流行于北鎮﹑黑山;還有東城調﹑北城調。傳統曲目有《憶真妃》﹑《響馬傳》﹑《蝴蝶杯》﹑《寶玉探病》﹑《孟姜女尋夫》等。
簡稱遼”。在中國東北地區南部,臨黃和渤海。面積1459萬平方千米。人口4034萬(1995年),有滿、蒙古等少數民族。清初置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改遼寧省。省會沈陽,中部為遼河平原,余為低山丘陵,南部形成遼東半島。遼河縱貫南北。從南向北為暖溫帶和中溫帶、濕潤區和半濕潤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以鋼鐵和機械工業為主,亦為溫帶水果和柞蠶繭的主要產區。
1.遼地和浿地的并稱。即今中國遼東和朝鮮西北部清川江一帶。浿水,即今朝鮮清川江『朝置浿水縣,屬樂浪郡。
1.遙遠偏僻。
1.遼代所制錢。
1.靑為古族名,唐末依附契丹,漸趨融合,故以遼靑指代遼朝。
1.遼地。
1.亦作"遼繞"。
2.繚繞,回環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