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因別人比自己強而產生忌恨的心理。
1.
亦作“妬”。
2.
婦女相忌妒。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
2.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后,呂后妒,弗肯白。
3.出自《木芙蓉》詩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3.
泛指忌人之長。
1.出自《荀子·仲尼》處重擅權,則好專事而妒賢能。
2.出自《論衡·累害》戚施彌妒,蘧除多佞。
3.出自《論語辨惑三》妒賢丑正,亦小人之天資。
4.出自《席間》大家微有詫愕的感覺,但也混和著莫可名狀的羨與妒。
1.即桎梏。束縛手足的刑具。
1.圈禁,制伏。
1.束縛傷害。
1.受遏制而消亡。
1.拘謹委靡。
1.器名。可射鼠。
1.禍水。
雇用工人。
1.被雇用的人。
1.雇用腳夫。
1.雇用。
1.被雇用的人。
1.雇用。
1.花錢尋找(幫忙辦事的人)。
1.出錢招募。
農村中的長工、月工、零工等。他們沒有或只有極少量的土地和生產工具,主要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
1.付酬請人用車船等為自己服務。
出錢請人替自己做事~傭工。
1.雇人代替。
1.委托別人辦事,并付給報酬。
1.雇人服役。宋王安石制訂新法"雇役法"(即免役法),令民輸錢于官,更募人以代役。
用貨幣購買勞動力。
某些國家施行的一種招募士兵的制度,形式上是士兵自愿應募,實質上是雇傭。
工作中缺乏主人翁思想而采取的拿一分錢干一分活的消極態度。
國家(或政治集團)以金錢招募兵員所組成的軍隊。有從本國或本民族中招募,也有從外國或外民族中招募。
受雇于資本家的工人的勞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被剝奪了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被迫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給資本家,為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
出錢讓人為自己做事~臨時工。
被雇用的職員或編制以外的臨時工作人員。
1.付酬﹔付費。
2.雇用夫役的錢。
雇用雇工或車船等的人。
1.雇用之值。
經久難冶愈的病醫學越來越發達,很多所謂~都能治好。
1.禁錮埋沒。痼﹐通"錮"。
長期養成不易改掉的癖好。
長期養成不易改掉的習慣。也作固習。
1.積久難治的病。亦指患痼疾的人。
1.關閉﹔禁閉。
2.閉塞。
1.積重難返的弊端。錮﹐通"痼"。
1.禁錮蔽塞。
2.錮弊。錮﹐通"固"。
1.經久難治的疾病。錮﹐通"痼"。
1.猶儲藏。
1.指遭禁錮之朋黨中人。
2.指東漢黨錮事。
1.牢固確定。錮﹐通"固"。
1.痼疾。經久難治的疾病。錮﹐通"痼"。
2.喻指經久難改的惡習﹑缺點。
1.謂廢為庶人﹐居留原籍。
1.猶成見。錮﹐通"固"。
1.牢固纏結。錮﹐通"固"。
1.禁錮。指行動受限制。
1.難于更改的陋規。錮﹐通"固"。
1.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