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嶋”。亦作“隝”。亦作“隯”。亦作“鳥”。
2.
海洋及江、湖中被水環繞的陸地。參見“島夷”。
1.出自《史記·田儋列傳》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余人入海,居島中。
2.出自《送鄭尚書序》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島。
3.出自《解放軍報》世界最大的島--位于北美洲東北、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格陵蘭島,面積為二百一十七萬五千六百平方公里。
3.
姓。明代有舉人島璞。見《正字通·山部》。
1.出自《正字通?山部》島,姓。明弘治舉人島璞。
1.古代傳說有三足烏居于太陽中。《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踷烏而月中有蟾蜍。"高誘注"踷,猶蹲也。謂三足烏。"后因以"踷烏"借指太陽。
1.猶逡巡。進退不定貌。
1.行走貌。
2.謙退貌。
1.宛轉屈伸地蹲伏著。
1.初到;剛剛到。
非洲第四大湖。面積隨季節變化,雨季可達
2.7萬平方千米,旱季則縮至一半以下〓水味淡或微咸。產河豚、虎形魚等。沿湖一帶土地肥沃,是重要灌溉農業區。
1.忽然。
1.暴發戶。
1.初停。閣,同"擱"。
1.吆喝,吵嚷。
1.乍呼。
1.初次見面。
1.忽然看見;猛一見。
2.初次看見。
1.只可。
2.寧可。
3.方才,恰巧。
1.方言。極言其冷。
1.形容因驚恐而毛發豎立,面色失常。
1.方言。突然。
1.寧可。
1.形容冬末春初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
1.開頭,起初。
1.忽然;突然。
1.新建,初建。
1.陌生人。
1.冒充熟識的人。"乍"是"詐"的借字。
1.接近正午。
1.陡然;突然。
1.假裝戰敗。
1.假裝被打敗﹐引人上當。
1.奸詐暴虐。
1.訛詐威逼。
1.謂假裝上表。
1.假稱患病。
1.偽托占卜。
1.欺騙恐嚇。
1.詐取財物。
1.奸詐之臣。
1.假稱﹐謊說。
1.謂假裝癡呆。
1.謂假裝癡呆。
1.詭詐的言辭。
1.欺詐謊騙。
1.欺詐虛妄。語本《荀子.修身》﹕"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1.假稱。
1.訛詐的由頭。
1.謂以詐術奪取。
1.謂以詐欺手段回報。
1.裝瘋。
1.假裝施以宮刑。
1.猶言詐瞎裝聾。
1.欺詐。
2.指欺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