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干肉,泛指干制食品。
2.
名詞
一種品種好的羊。
1.
腌肉。
1.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耶律德光〕行至欒城,得疾,卒于殺胡林。契丹破其腹,去其腸胃,實之以鹽,載而北,晉人謂之帝羓焉。
2.
一種品種較好的羊。
1.出自《紅樓夢》薛寶釵穿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
3.
用同“巴”。
1.出自《氣英布》跨一匹兩耳小、四蹄輕、尾羓細、胸膛闊、入水如平地卷毛赤兔馬。
1.見"僦柜"。
1.租賃。
1.雇用民夫。
1.雇金。
1.猶租賃。
1.承雇服役的人。
2.雇傭人。
1.租屋。
2.指租賃之屋。
1.租稅。
1.謂租借田地。
1.租賃房屋。
1.賃屋寓居。
1.雇運。
1.雇車船載送。
1.謂雇金,賃金。
1.雇船,租船。
1.指靈鷲山。據(jù)傳此山居于水中,故稱。相傳釋迦牟尼在此坐禪說法,因用以代稱佛地。
1.指佛殿。
1.指佛寺。
1.鷲山。
2.代稱佛寺。
1.寺名。故址在北京西城內(nèi)城隍廟南。明代寺內(nèi)曾保存過旃檀佛像。
2.寺名。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郊。
1.鷲山石窟,相傳鷲山未至頂三里,有石窟南向,為釋加牟尼坐禪之處。
1.鷲山。
2.借指佛寺。
3.指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飛來峰又名靈鷲,故稱。
1.即鷲羽。
1.指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
1.鷲山石室。相傳釋迦牟尼曾說法于此。亦泛指禪房。
1.即鷲峰。
1.即鷲山。其形似雕頭,故稱。
1.鷲山。
1.鷲的羽毛。可制箭羽。
2.借指箭。
1.見"鷲岳"。
1.指沙俄的國徽。其國徽圖像如鷹,因稱。
1.因鼻孔堵塞而發(fā)音不清。
1.見"齨鼻"。
1.方言。物體腐爛發(fā)酵而發(fā)出的臭味。
1.宋元時的戲場和其他演藝場所。一般用欄桿作圍或用大幕隔開。亦泛指聲色場所。
1.兩頭有搭鉤的繩子。
1.抅攔。
1.居喪。
1.處于安寧的環(huán)境。
1.同"居安思危"。
1.《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集注"自得于己,則所以處之者安固而不搖,處之安固,則所藉者深遠而無盡。"后以"居安資深"謂掌握學問牢固而根底深厚。
1.處于卑微地位。
1.猶言處于病中。
1.謂處置木材。
1.家產(chǎn)。
1.平時,平常。
1.遵常例,守常道。
2.平時;經(jīng)常。
1.笙。
2.居于巢穴。
1.謂身居治國之位。
1.指平日的儀容舉止。
2.指日常生活。
3.安置;處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