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鎚”。
2.
亦作“鎚”。秤砣。
1.出自《周禮·考工記·玉人》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quán)。
2.出自《詩》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
3.出自《東南紀聞》一日,至縣下十里外曰牢橋小鹺鋪中,見鋪家用一稱錘,如冶鐵,如土朱石。
3.
亦作“鎚”。錘子;榔頭。
1.出自《論衡·辨祟》夫使食口十人居一宅之中,不動镢錘,不更居處,祠祀嫁娶,皆擇吉日,從春至冬,不犯忌諱,則夫十人比至百年,能不死乎?
2.出自《抱樸子·仙藥》以鐵錘鍛其頭數(shù)千下乃死。
3.出自《答呂梁仲屯田》詩付君萬指伐頑石,千錘雷動蒼山根。
4.出自《花城》她和工人們一塊掄起大錘鍛打爐口、爐條和道釘。
4.
亦作“鎚”。古兵器之一,頂端有金屬球形重物,用以打擊。
1.出自《詠懷》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2.出自《元史·奸臣傳·阿合馬》有益都千戶王著者,素志疾惡,因人心憤怨,密鑄大銅錘,自誓愿擊阿合馬首。
3.出自《儒林外史》鞭鐧鐹錘、刀鎗劍?,都還略有些講究。
5.
亦作“鎚”。鍛打;敲擊。
1.出自《宋書·朱超石傳》乃斷槊長三四尺,以錘錘之。
2.出自《湖學別蘇召叟》詩委身入爐錘,顧此金百煉。
3.出自《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4.出自《母親》錘死你不值,可不要連累我。
6.
錘形物。
1.出自《藝文類聚》弱舌紙薄,鉛錘內(nèi)藏。
2.出自《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玩俄辱三篇復抒酬答》詩曾招漁侶下清潯,獨繭初隨一錘深。
3.出自《故事新編·奔月》你得賠我兩柄鋤頭,三個紡錘。
7.
通“垂”。下垂;掛。
1.出自《鄧析子·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2.出自《太玄?周》帶其鉤鞶,錘以玉環(huán)。
8.
通“垂”。半。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國之辭仕托者,國之錘。
9.
重量單位。其重若干,說法不一。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司空》一脂、攻間車一兩(輛),用膠一兩、脂二錘。
2.出自《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
3.出自《一切經(jīng)音義》銖六則錘。
1.洄水邊的空地。
1.回旋的水流。
1.旋渦。
1.亦作"洄溯"。
2.逆流而上。
3.引申為回顧或向上推求。
4.指回旋的水。
1.見"洄泝"。
1.回旋的急流。
1.謂水流受阻騰空回旋。
1.亦作"洄漩"。
2.水流回旋,盤旋。
1.見"洄旋"。
1.謂逆流而上與順流而下。
俗稱小茴香”。傘形科。多年生草本,香味濃郁。莖灰綠色,有粉霜。葉線形。夏秋開黃色小花。果實橢圓形。原產(chǎn)地中海地區(qū),中國各地普遍栽培。嫩莖葉可作蔬菜或調(diào)味品。果實入藥,有驅(qū)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等功效。
1.亦作"蛓厥"。
2.蛔蟲病。
1.即蚰蜒﹐一種節(jié)肢動物。
1.謂悔改自新。
1.懊悔。
1.因翻悔而違背。
1.悔恨慚愧。
1.悔恨惆悵。
1.因知恥而悔恨。
1.安逸;安寧。
1.惶急不安。
1.惶急不安。
1.空閑休息。
1.閑空;安閑。
1.驚慌。
1.猶靡眞。借指王事。
1.壯盛貌。
1.輝耀。
1.輝煌。
1.猶輝煌。
1.輝耀。
1.閃耀。
1.焦灼不安。
1.謂裝裱書畫。
1.池塘。
2.見"潢池弄兵"。
1.見"潢池弄兵"。
1.謂造反。
1.《漢書.天文志》"王良旁有八星,絶漢,曰天潢。"因以"潢漢"謂銀河。
1.水深廣貌。
1.謂沼澤低洼地帶。
1.地上流淌的雨水。
1.廣大貌。
1.亦作"潢污"。
2.聚積不流之水。
3.《左傳.隱公三年》"茍有明信……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意謂只要誠信,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來祭祀鬼神◇因以"潢污"謂誠信。
1.潢池,池塘。
1.天潢星。古以借指皇室。
1.池邊。
1.寬闊貌;廣大貌。
2.水深貌。
1.浩蕩無際貌。
1.謂裝裱書畫。
1.古鼎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