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哫訾”。阿諛奉承。
1.出自《楚辭·卜居》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
2.出自《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詩哫訾喔咿時所愛,骯臟詎免常人訶。
2.
一說,哫訾即趑趄,欲行而不前。
1.出自《俞樓雜纂·讀〈楚辭〉》哫訾即趑趄也。訾從此聲,趑從次聲,本同部字,古得相通。
3.
嘆詞。表示斥責。
1.出自《東郭記·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仆罵介]哫!花子!我每還未受用,你便來討吃哩!
4.
象聲詞。參見“唼唼哫哫”。
1.出自《外國旗》〔壽泉〕隨又湊近金大爺的耳朵,唼唼呢說幾句。
西南歐國家。位于伊比利亞半島,臨大西洋。面積921萬平方千米。人口990萬(1994年)。首都里斯本,北部多山地,南部有丘陵和平原。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工業(yè)以輕工業(yè)為主。盛產葡萄、油橄欖和無花果。軟木及其制品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漁業(yè)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1.深紫中帶灰的顏色。
1.摴蒱。古代的一種博戲◇亦泛指賭博。
1.樗蒱和飲酒。
1.即蒲且。
1.人名。相傳其人善于射鳥。
1.撫摩。
1.樗蒱之戲。
1.菖蒲與艾草。
1.草庵。
1.瑞草名。
1.蒲草與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
1.用香蒲葉編成的裝東西的用具。
1.以蒲草為遮蔽的車。
1.古時以蒲草編成的車蔽。
1.古代一種上面刻有香蒲狀花紋的璧。是表示爵位的一種信物。
1.以蒲草為鞭。常用以表示刑罰寬仁。
1.蒲車與束帛。古代作為征召賢者之禮。
2.借指征聘;征召。
1.古代的一種博戲。亦泛指賭博。
1.即香蒲。嫩時可食。
1.即香蒲。其莖葉可供編織用。
1.佛像。
1.指仙境。
2.指高空。
3.神話傳說中玉帝宮殿名。
1.神奇的效果。
1.神靈的心意。
2.大自然的意志。
3.對帝王心意的尊美之稱。
4.聰慧的心靈。
1.天資聰慧﹐口齒伶俐。
1.聰慧的天資。
1.神靈享用的祭品。
1.星名。又稱天田星﹑龍星。主農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東南﹐取祈年報功之義。
1.舊時學宮前門名。宋仁宗天圣六年﹐筑南郊壇置靈星門。至理宗景定間﹐移用于圣廟。
1.聰慧機敏。
①精神;靈魂靈性不泯|我只道你靈性歸天上,卻元來幽魂沉井底。②聰明才智泯卻靈性|很有靈┬裕我看他相貌也還體面,靈性也還去得,為什么不念書?
1.神靈的福佑。
1.見"靈修"。
1.秀美。
1.指仙山的峰巒。
2.指仙山的山洞。
1.喻巧妙而華美。
1.指春秋吳伍子胥。相傳伍子胥死后為濤神﹐故稱。
2.借指波浪﹐浪濤。
1.猶太虛。宇宙。
1.洞天福地。
1.神靈賜予恩惠。
1.指玄帝。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
2.指有關仙道的玄理。
1.近代社會出現(xiàn)的﹑用降神扶乩等迷信活動來宣揚神靈存在的一種反科學的學說。
1.靈巧而馴服。
1.神靈的教誨﹐告誡。
1.喻善于說話的人。
1.瑞草。
2.指茶葉。
3.神明本性。
1.指仙山。
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江蘇省吳縣木瀆鎮(zhèn)西北。一名硯石山。春秋末吳王夫差建離宮于此﹐今靈巖寺即其地。
4.山名。在浙江樂清雁蕩山﹐為雁蕩第一峰。
5.山名。在江蘇六合東。峰巒回抱﹐有瑪瑙澗﹐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巖石。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江寧府》。 6.山名。在山東長清東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1.在江蘇省吳縣靈巖山。寺址原為春秋時吳王夫差館娃宮遺址。為中國佛教凈土宗著名道場之一。
2.在浙江樂清雁蕩山靈巖峰。宋太平興國中建。
1.供亡靈的幾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