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聳。
1.出自《答張齊興》詩荊山嵸百里,漢廣流無極。
2.出自《湘江舟行》詩溪窮石壁夾,崖轉穹碑嵸。
2.
見“嵸巃”。形容山勢高峻。
1.出自《五臺山》詩摩霄跨漢何嵸巃,呼吸直與精靈通。
3.
見“嵸巃”。形容云氣、霧氣等聚積的樣子。
1.出自《題畫》詩山意嵸巃釀早寒,數家茅屋是漁灘。
2.出自《游百丈泉》詩青嶂岧峣赴郢東,寒泉飛處郁嵸巃。
1.見"晦蒙"。
1.亦作"晦曚"。
2.昏暗。
3.喻世道昏亂。
4.隱晦凝。
1.秘藏不露。
1.隱沒。
1.隱名。
〈書〉①夜間和白天。②昏暗和晴朗。
也作晦暝”。昏暗;陰沉雷電晦冥|天地晦暝。
1.沉默;緘默。
1.隱蔽不露。
1.謂文辭隱晦生僻。
①不吉利;倒霉真~,剛出門就遇上大雨。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時難看的氣色滿臉~。
1.指農歷月終月不出現。
1.晦澀不暢。
1.變為昏暗之色。亦指暗色。
1.暗淡而虧缺。
1.指姓名不見于史傳的人士。
〈書〉從農歷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也指從天黑到天明。
1.夜讀。
1.隱晦與虛假。
1.謂隱伏與顯達。
1.夜晚與天明。
1.隱藏本心。
1.猶湮沒。
1.猶養晦。謂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1.昏夜;黑夜。
2.晦日之夜。
1.謂晏寢過度。
1.所存無幾。
1.晦澀不通。
1.茂密的荒草。
1.謂憑個人好惡﹐不符事實地編寫史書。
1.雜草。
1.雜草;惡草。
1.污染。
1.又臟又臭。
2.指不潔之物。
1.穢惡之行;淫亂的行為。
2.謂自污濁其行。
1.謂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1.污辱;輕慢。
1.污濁;淫亂。
1.邪惡;污濁。
1.污濁。比喻過失﹑缺點。
1.古時東夷國名。
1.荒蕪;雜草叢生。
1.雜草叢生。
1.茅坑;廁所。
2.污濁;骯臟。
1.猶貪污。
1.舊時僧人所誦以為能消災解厄的一種咒語。
1.不潔之病;惡病。
1.猶鄙賤。
1.猶粗濫﹐不精細。
1.謂俗事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