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跟別人商議,詢問。
2.
名詞
咨文。
3.
動詞
〈書〉嘆息。
1.
亦作“諮”。
2.
征詢;商議。
1.出自《書·堯典》咨十有二牧。
2.出自《世說新語·政事》賈充初定律令,與羊祜共咨太傅鄭沖。
3.出自《新唐書·韋武傳》執事者時時咨武。
4.出自《建天京于金陵論》迄今建都既成,天下大定。天王降詔,咨於群臣。
3.
舊時用于同級官署的一種公文。后亦指移送公文。參見“咨文”。
1.出自《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咨於契丹主。
2.出自《絕交書》時家嚴以撫軍在泉,遣使具呈請咨到京,而年兄竟留其呈詞,不令投致。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丞卻是除了咨移公事外,仍舊執他的弟子禮。
4.
嘆詞。多表贊賞。參見“咨爾”。亦為贊嘆,贊賞。
1.出自《書·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
2.出自《論語·堯曰》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3.出自《江賦》咨五才之并用,實水德之靈長。
4.出自《新唐書·張獻恭傳》德宗欲徙盧杞為饒州刺史,給事中袁高上還詔書,苦爭……上遂不徙杞,世咨其不橈。
5.出自《孔氏談苑·張安道使魯》戎主在廷下打球……﹝安道﹞知其為戎主也,不敢顯言,但再三咨其藝之精爾。
5.
嘆息;哀嘆。
1.出自《易·萃》上六,赍咨涕洟,無咎。
2.出自《幽憤詩》咨予不淑,嬰累多虞。
3.出自《新唐書·酷吏傳·王旭》崇道及三子皆死……天下咨其冤。
4.出自《歸村舍》詩鹿門妻子慰,何用起愁咨。
6.
此,這。
1.出自《爾雅·釋詁下》茲、斯、咨、訾、已,此也。
2.出自《隸釋·魏修孔子廟碑》咨可謂命世大圣,億載之師表者已。
7.
齜,露出牙齒。參見“咨牙露嘴”。
1.出自《西游記》尖嘴咨牙弼馬溫,心高要做齊天圣。
8.
稟報;告訴。
1.出自《玄怪錄·齊饒州》王判曰:“付案勒回。”案吏咨曰:“齊氏宅舍破壞,回無所歸。”
2.出自《邵氏聞見錄》司馬溫公從龐潁公辟為太原府通判,尚未有子。潁公夫人言之,為買一妾,公殊不顧……潁公知之,對僚屬咨其賢。
1.佛教語。指由正身變化產生出來的身體。
1.指無足牽掛的世事。
1.見"身外之物"。
1.個人身體以外的東西,指名譽﹑地位﹑財產等。
1.謂地位低下,財力不足。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為?'"本謂人身的文飾,后以"身文"借指人際交往中的禮儀和言語修養。
1.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后以"身無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除自身以外,沒有一點多余的物品我這一輩子除了幾本書以外,身無長物。
1.謂身上沒有一寸線。形容極其窮困。
1.形容沒有容身之地。
1.猶身邊。
1.見"身先士卒"。
1.身世顯赫,聲名遠揚。
1.身體和精神。
2.心思;精神。
1.身體衰弱,精神不振。
1.見"身心交病"。
1.星命家語。舊指注定人命運的星宿。迷信者認為天上的星象與人的禍福夭壽有關,故稱。
1.身體;形體。
1.猶體形。
1.指為某種信念而舍棄生命。
1.身體的腰部;身材。
1.指賣身錢。
1.身體的影子。
2.指人或物的形象。
3.身體和影子。
1.自身的過錯。
1.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朗,氣質秀美。
1.形容人心神清爽。
2.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1.謂心神清朗,資質秀美。
1.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
2.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1.猶言心不在焉。
1.神龍。
1.神明的地域。猶言仙境。
2.神奇深幽處。參見"神區鬼奧"。
1.指神奇深幽的地方。
1.神奇的軀體。
1.神韻趣旨。
1.指鬼神具有的支配人們命運的權力。常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所宣揚和利用。
2.天主教用語。指神所賦予的權力,絕對不可侵犯。認為神職人員有神所賦予的權力,通過行使圣事或其他宗教儀式,可使教徒獲得神的恩寵或罪的赦免。
1.靈異之泉。多指溫泉。
1.拳術名。流行于義和團內的"神助義和拳"的簡稱。
1.清末秘密會社之一,因傳習義和拳(即神拳)而得名。
1.瑞鳥。謂鳳。
1.人體穴位名。位于臍正中。
2.天上的宮闕。
1.謂神和人。
2.神奇非凡的人。謂其姿容﹑行止﹑技藝等非常人所及。
3.猶神仙。古代道教和方士理想中所謂修真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
1.即神農。
1.神妙的姿容。
2.指精神容貌。
1.精神融和氣息通泰。
1.神的乳汁。指雨水。
1.神異的吉兆。
1.亦作"神叡"。
2.神明圣哲。
1.宋代軍伍名。
1.見"神睿"。
1.形容心神極為驚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