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內心。
2.
動詞
同“中”。見“折中”。
3.
名詞
心愿;心事。
4.
名詞
(Zhōng)姓。
1.
貼身內衣。
1.出自《說文·衣部》衷,里褻衣。
2.出自《長沙馬王堆漢轪侯妻辛追墓出土隨葬遣策考釋》“衷二丈二尺,廣五尺”:衷就是中字。穿在衣服里面的叫做衷。
2.
謂貼身穿著;穿在里面。
1.出自《左傳·宣公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
2.出自《演繁露·背子中褝》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
3.
內心。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2.出自《上吏部裴侍郎書》情蓄于衷,事符則感;形潛於內,跡應斯通。
3.出自《重刊〈大明集禮〉序》蓋編摩綴拾,雖出于一時諸臣之手,而斟酌損益,皆斷自圣衷。
4.出自《家》這是你底由衷之言嗎?
4.
中心,中央。
1.出自《左傳·閔公二年》佩,衷之旗也。
2.出自《左傳·襄公十八年》晉州綽及之,射殖綽,中肩,兩矢夾脰,曰:“止,將為三軍獲;不止,將取其衷?!?/p>
5.
中途。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后入焉。
2.出自《國語·晉語四》謀而無正,衷而思始。
6.
中斷。
1.出自《左傳·隱公九年》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師,前后擊之,盡殪。
7.
折中;裁斷。
1.出自《梁書·昭明太子統傳》劉仆之議,即情未安??闪钪T賢更共詳衷。
2.出自《援越南議上》通中外之隔閡,衷群說于一是。
3.出自又如:莫衷一是。
8.
正,正派。
1.出自《左傳·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9.
善。
1.出自《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2.出自《軍次實錄》實信降衷下民之天父上帝,非信異端雜教之邪說也。
10.
忠誠。
1.出自《荀子·子道》孝子不從命,乃衷。
2.出自《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3.出自《〈廣金石韻府〉序》字學之必衷於古,亦猶是也。
11.
通“盅”。
1.出自《望孤石》詩浮生會當幾?歡酌每盈衷。
12.
姓。南唐有衷愉,見《正字通》。
1.出自《正字通?衣部》衷,姓。漢哀、章之后。衷愉仕唐,改姓衷。
13.
引申為藏在里面。參見“衷甲”。
1.出自《潛夫論·述赦》先帝制法,論衷刺刀者。
2.出自《山齋客譚·枉獄孽報》﹝其弟﹞遂購匕首衷於身。
1.解救。
2.特指調解,代人說情。
1.備辦進獻。
2.謀求仕進。
1.鉆營奔競。
1.援救。
1.整修。
2.建成。
1.軍營中的用具。
1.置辦儲備。
2.聚斂;搜刮財物。
1.構筑營壘;駐扎軍隊。
1.指有駐軍之郡。
1.筑巢。
1.管理。
1.上古時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說是相連的洞穴。
2.營造洞穴。
3.比喻經營藏身避患之地。
4.營地。
堡壘,軍營四周的防御建筑修建營壘。引申為陣營、同盟同一營壘|爭取敵人營壘中有愛國之心的人起義。
1.負責地方武備和治安的官署。
1.管理;料理。
2.指經營之道。
3.修建;修繕。
1.建造。
2.營置。
1.謀求私利;謀求利潤。
2.贏利。
1.治病。
1.猶操心。
1.迷惑擾亂。營,通"?"。
1.兵馬。
2.指軍用馬。
1.營帳。
1.軍營之門。
2.借指營門的守衛者。
1.謂營生謀利。
2.尋求。
1.釀蜜。
1.營戶之民。
1.為達某一目的而想方設法。
2.謀求。
3.料理。
4.指經商;做生意。
1.營帳。
1.指為后宮謀利。
1.猶掛念。
1.從事農耕。
1.軍營。
1.指漢營平侯趙充國。
1.魂魄。
1.中醫指人體中飲食水谷化生的精氣。
1.亦作"營緝"。
2.修建;修繕。
1.軍營周圍的防護溝。
1.同"營塹"。
1.圍墻。
2.營壘之墻。
1.猶取巧。
1.古邑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北,以營丘山而得名。周武王封呂尚于齊,建都于此◇改名臨淄?!妒酚洠R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于齊營丘。"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三國魏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呂尚,磻溪之漁者,一朝指麾,乃封營丘。"唐李白《鞠歌行》"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一說在今昌樂縣東南,春秋時名緣陵,漢置營陵縣。
2.晉時郡名。東晉時,數萬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前燕慕容廆,廆于漢遼西臨渝縣地安置青州,別置營丘郡。地在今遼寧省沈陽市西。見《晉書.慕容廆載記》。
3.指宋畫家李成。成,營丘人,以山水畫知名。
1.尋訪。
2.謀求;追求。
1.尋其群體。
1.環繞。
1.營壘要塞。
1.辦理喪事。
1.修繕;修建。
2.官署名。
1.官署名。明清屬工部,掌營繕事宜。
1.官署名。
1.供養;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