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妷”。同“侄”。
2.
古時女子稱兄弟的子女為侄。
1.出自《儀禮·喪服傳》姪者何也?謂吾姑者,吾謂之姪。
2.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姪從其姑。
3.出自《新唐書·狄仁杰傳》且姑姪與母子孰親?
3.
晉以后男子始稱兄弟之子為侄。
1.出自《哀永逝文》嫂姪兮慞惶,慈姑兮垂矜。
2.出自《世說新語·賞譽上》濟先略無子姪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
3.出自《顏氏家訓·風操》兄弟之子已孤……北土人多呼為姪。案《爾雅》《喪服經》《左傳》,姪名雖通男女,并是對姑之稱,晉世已來始呼叔姪。今呼為姪,於理為勝也。
4.出自《人日城南登高》詩親交既許來,子姪亦可從。
5.出自《贈張主簿偉》詩從今弟姪通家了,莫向瓜田認故侯。
6.出自《代信侯侄祭蘇若佩文》而亡姪可以不死。
4.
泛稱同輩男性親友的子女。如某某賢侄。亦用以對父輩尊長自稱侄。如世侄、姻侄等。
1.出自《水滸全傳》宋江道:“老叔休要取笑小姪。”
1.估量時間之詞。有漸漸﹑眼看著﹑轉瞬間等意思。
1.表示經觀察而作出判斷。
1.方言。猶言看笑話。幸災樂禍的意思。
1.謂看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
1.冷眼旁觀。
1.探聽。
1.供觀樂或瞭望的樓。
1.預測市場價格下跌。
1.見"看脈"。
1.見"看家狗"。
1.算命。一種預測人吉兇禍福的迷信活動。
1.省墓;祭掃祖墳。明高啟有《送陳秀才歸沙上看墓》詩。
1.囊中僅有的幾文錢。
1.猶玩牌。
1.供陳設的糕點果品。也有用豬羊等熟食的。
1.臨時搭建的看臺。
看透~紅塵。
看穿人世間的一切,指對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1.參觀費。
1.有錢而吝嗇的人‖譏刺意。
1.輕視;誤解。
1.男女因談婚事而相約的初次見面。又稱相親。
輕視不要~環保工作。
1.看。取,作助詞,無義。
2.猶且看。
3.看待;對待。
4.照顧;關照。
1.觀看。
2.看待;對待。
3.看望;探望。
4.看顧;照料。
1.謂看人眼色。
1.觀察客人的情況(如身份﹑態度與主人的關系等)安排吃的東西。比喻看人行事。
1.亦作"看煞"。謂被人爭看,忙于應付而疲勞致死。
1.見"看殺"。
1.布置;陳設。
1.謂親眼看著某人的出生和長大。形容對一個人非常熟悉。
1.穩婆;收生婆。
1.酒席上的點心類食品。拘于禮儀略嘗輒止,故名。
1.察看。
2.目光;眼色。
3.探望;問候。
4.診視;診斷。
5.照顧;看待。
①負責守衛、照料~山林ㄧ~門戶。②監視和管理(犯人)。③稱監獄里看守犯人的人。
臨時拘押未決犯的機關。
1.觀看玩耍。
1.把人或事看得一成不變。
1.窺伺。
2.伺候使喚。
建筑在場地旁邊或周圍,供觀眾看表演的臺(多指運動場上的觀眾席)。
1.亦作"看耫"。
2.觀賞;玩耍。
到長輩或親友處問候起居情況~父母 ㄧ~老戰友 。
1.即看卓。
1.觀劇;聽戲。
2.謂幸災樂禍。
1.舊時請巫師治病之稱。
1.審閱研究。
1.歧視,看不起。
1.方言。猶言幸災樂禍。
拿別人不體面的事當做笑料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話ㄧ這件事情,我們要特別小心,不要給人家~。
1.猶看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