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明顯,顯著。
2.
動詞
〈書〉表明;顯示。
3.
名詞
(Zhāo)姓。
4.
動詞
〈書〉彰明;顯揚。
5.
數詞
古代宗廟排列次序,始祖居中,左為昭,右為穆。
1.
亦作“巶”。亦作“炤”。
2.
光明;明亮。
1.出自《詩·大雅·抑》昊天孔昭,我生靡樂。
2.出自《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3.出自《〈三家村札記〉出版后記》吳晗同志在解放前這段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斗的歷史,是昭如日月,朗若星辰的。
3.
明顯;顯著。
1.出自《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2.出自《漢書·韋玄成傳》厥績既昭,車服有常。朝宗商邑,四牡翔翔。
3.出自《〈孝經〉序》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
4.
清楚;明白。
1.出自《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聾。
2.出自《文心雕龍·風骨》洞曉情變,曲昭文體。
3.出自《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及今得寶兒,方昭前事。
4.出自《讀馮圃芝余事集因題天章還山詩卷》詩誰為昭與聾,獨有馮生知。
5.
顯揚;顯示。
1.出自《左傳·桓公二年》故昭令德以示子孫。
2.出自《明堂慶成》詩奉親昭孝德,惟帝饗精誠。
3.出自《四世同堂》牛教授出了院而不肯就職……牛教授的清白也就可以大昭于世。
6.
幫助;開導。
1.出自《書·君奭》乃惟時昭文王,迪見冒聞于上帝。
2.出自《淮南子·繆稱訓》目之精者,可以消澤,而不可以昭忌。
7.
通“韶”。樂名。
1.出自《史記·李斯列傳》《鄭》、《衛》、《桑閑》、《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8.
通“劭”。勤勉。參見“昭事”。
1.出自《詩·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2.出自《哀政聞社員》﹝馬良﹞昭事上帝,旁通科學。
9.
古代宗廟制度,在始祖廟之左者為“昭”。又墳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亦如此。
1.出自《左傳·定公四年》曹,文之昭也;晉,武之穆也。
2.出自《資治通鑒·唐順宗永貞元年》高宗在三昭三穆之外,請遷主于西夾室。
10.
姓。春秋楚有昭奚恤。見《戰國策·楚策一》。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昭氏,楚辭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戰國時,楚有昭奚恤為上柱國。
11.
光;亮光。參見“昭回”。
1.出自《詩·大雅·云漢》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2.出自《釋疾文·粵若》泮渙粲爛兮,象星漢之昭回。
3.出自《雜說》噴玉唾珠,昭回云漢,為章於天矣。
1.覆蔭庇護。
1.謂不受陽光照射。敝﹐通"蔽"。
1.內向而剛愎。
1.形容幽深。
1.猶隱蔽。
1.亦作"陰颷"。
2.陰冷的狂風。
1.見"陰飆"。
1.北枝的樹梢。
1.江河的南岸。
1.神兵﹔鬼兵。
2.指女兵。
1.便衣捕快。
1.指男女外生殖器。
1.語本《文選.張衡》﹕"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薛綜注﹕"陽謂春夏﹐陰謂秋冬。"后因以"陰慘"指人悲傷的感情。
2.指秋冬節序。
3.暗淡凄慘。
4.陰森貌。
1.猶陰間。
1.寺廟中記錄各家死者姓名的簿冊。
1.青山。
2.比喻如山之濃云。
3.深邃貌。
1.見"陰錯陽差"。
1.指婦人。
天色陰暗的樣子,有時也用于臉色天色陰沉|臉色陰沉。
1.因地層變動而久埋于土中的樹木。
1.指干支紀日中地支處于偶數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
1.即陰府。
1.猶密令。
1.冰蠶。
2.秋蟲﹐如蟋蟀之類。
3.蝦蟆。
1.深邃高大。
1.猶靜居。
1.北窗。
1.中醫學名詞。指婦女陰道有氣排出﹐并帶聲響的一種病癥。
1.福蔭和恩賜。
1.古代歷數術語。在六十甲子中﹐甲子﹑甲午為陽辰。陽辰之前三辰﹐即甲子之前辛酉﹑壬戌﹑癸亥﹐甲午之前辛卯﹑壬辰﹑癸巳皆為"陰錯"。見明王逵《蠡海集.歷數》。
2.陰陽家的迷信說法。謂農歷正月庚戌﹐二月辛酉﹐三月庚申﹐四月己未﹑丁未﹐六月己巳﹑丁巳﹐七月甲辰﹐八月乙卯﹐九月甲寅﹐十月癸丑﹐十二月癸亥為陰錯﹐百事不宜。
1.古代歷數術語。明王逵《蠡海集.歷數》﹕"陰錯陽差﹐有十二月﹐蓋六十甲子分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之前三辰﹐值辛酉﹑壬戌﹑癸亥為陰錯﹔己卯之前三辰﹐值丙子﹑丁丑﹑戊寅為陽差﹔甲午之前三辰﹐值辛卯﹑壬辰﹑癸巳為陰錯﹔己酉之前三辰﹐值丙午﹑丁未﹑戊申為陽差。蓋四段中﹐每段除十二辰﹐各余三辰﹐三四亦得十二辰﹐是為陰錯陽差也。甲子﹑甲午為陽辰﹐故有陰錯﹔己卯﹑己酉為陰辰﹐故有陽差也。"后用以比喻因各種偶然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1.道士煉出的丹藥。
2."陰丹士林"的省稱。
1.一種有機合成染料。耐洗﹐耐曬﹐能染棉﹑絲﹑毛等纖維和紡織品﹐顏色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是藍色。
2.指用陰丹士林染的布。
1.謂山色暗淡。
1.方言。猶陰到。
1.方言。偷偷地。
1.柔順之德。
2.指為子之道﹐為臣之道﹐為妻之道。
3.喪戎之事﹐憂兇之事。
4.指房宿北二星中間的運行路線。
5.山北的道路。 6.迷信謂陰間的政法。 7.生理學名詞。女性或某些雌性動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連結子宮與外生殖器的管道﹐前壁與尿道和膀胱相貼﹐后壁與直腸毗鄰。
1.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2.男女之間隱而不露的相互親愛的天性。
3.帝王后宮的事務。
4.女德﹐女子應具的美德。
5.星名。
1.東漢陰皇后和鄧皇后的并稱。
1.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陰濕的地方。
2.墳地。
3.古地名。春秋晉地。今陜西省商州市至河南省嵩縣東北﹐凡黃河以南﹑熊耳山脈以北皆是。今河南省盧氏縣東北古時有陰地城﹐為屯戍之所。
1.指女媧。
1.雷雨時的閃電。閃電必須在陰云密布時發生﹐故稱。
2.物理學名詞。一種負電。物體得到多馀的電子時所表現出的帶電現象。這種性質的電﹐叫"陰電"。如與絨布或貓皮擦過的火漆棒所生之電即陰電。通常以負號(-)表示。
1.音韻學術語。陰平﹑陰上﹑陰去﹑陰入的總稱。與"陽調"相對。參見"陽調"。
1.編列次序為偶數的鼎。
2.道教所用煉丹之鼎。
1.背陽處的凍冰。《管子.巨乘馬》﹕"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秇稷。"郭沫若等集校引張佩綸曰﹕"《說文》﹕'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一說為地下的凍冰。見《管子集校》引劉績注。
1.水中的幼蛙。
1.陰險毒辣。
2.中醫學病癥名。癥見面目發青﹑四肢厥冷﹑咽喉疼痛﹐以及身痛﹑身重﹑背強﹑短氣嘔逆等。又背疽﹑腦疽﹑瘰疬﹑鶴膝風等之不紅﹑不熱﹑不痛﹑不腫者﹐亦稱"陰毒"。
1.陰私和短處。
1.沒有人知道的惡事惡行。
2.陰險惡毒。
1.冥冥之中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