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往上或往前看。
2.
名詞
(Zhān)姓。
1.
看;望。
1.出自《詩·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貛兮?
2.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3.出自《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4.出自《赴廣陵道中》詩急鼓冬冬下泗州,卻瞻金塔在中流。
5.出自《淞濱瑣話·白瓊仙》欲前,懼為所見,蔽身石后。其旁適有石磴,遂坐而瞻焉。
2.
尊仰;敬視。
1.出自《詩·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2.出自《處州孔子廟碑》像圖孔肖,咸在斯堂;以瞻以儀,俾不惑忘。
3.出自《集禧觀開啟祈雨道場青詞》罔吝天澤,以答民瞻。
4.出自《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老鴇聽說,拜道:“不知貴公子,失瞻休罪。”
5.出自《悼羅炳輝將軍》詩三軍皆雨泣,臨穴瞻遺容。
3.
觀察;察看。
1.出自《禮記·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小大,視長短,皆中度。
2.出自《文賦》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
4.
視。猶照看;照辦。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隸人、牧、圉瞻其事。
5.
通“贍”。供給人吃。
1.出自《詩·周頌·良耜》或來瞻女,載筐及筥。
6.
通“贍”。豐贍;富裕。見“瞻逸”。
1.出自《南史·鮑照傳》鮑照字明遠,東海人,文辭瞻逸。嘗為古樂府,文甚遒麗。
2.出自《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聞天下。
7.
水名。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婁涿之山〕瞻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洛。
1.欣慰。
喜歡聽,也樂意見。形容很受歡迎獨腳戲是上海大眾喜聞樂見的曲藝。
1.欣喜起舞;歡欣鼓舞。
1.嘻嘻。嘻笑聲。
1.明代朝服樣式的一種。
1.生時的畫像。
1.古代卿所乘的用犀皮裝飾的車◇用以敬稱人的行蹤。
1.犀角燃燒的火焰。
1.指犀牛角和玉。
2.指以犀牛角和玉制作的頭飾。
1.用犀角制的發(fā)簪。或謂婦人用之,塵不著發(fā)。
1.犀甲。
1.犀角制成的手杖。
1.見"犀照牛渚"。
1.《晉書.溫嶠傳》"﹝溫嶠﹞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zhèn)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1.犀角制成的梳篦。
1.堅固的船只。
1.用犀角制的書畫卷軸。
2.即犀角帶。
1.即犀角。角計數以株為量﹐故稱。
1.即犀柄麈尾。
1.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1.見"犀槌"。
1.強兵。
1.懷想古昔。
1.眺望;瞭望。
1.少見的版本。
1.極扁。
1.稀少﹐淡薄;密度小﹐不濃厚。
1.猶言毫不相干。
1.猶稀奇。令人驚異。
1.猶言疏密。
1.猶稀世。世間少有。
1.極淡﹐不濃密。
1.粥。
1.罕見。
1.形容極爛。
2.形容徹底毀滅。
3.形容十分窘迫。
1.猶空曠。
1.不能常買到的商品。
1.猶言疏密。
1.稀疏有間隙。
1.稀少簡略。
1.消失脫落。
1.不常來的客人。
1.極言空無所有。
1.稀少空曠。
1.猶稀疏。
1.稀疏。
2.方言。散漫﹐拖拉。
1.稀疏貌。
1.極爛。
2.破碎到極點。
1.猶言稀疏而顯明。
1.形容很稀。
2.形容稀松不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