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深。
2.
形容詞
清澈;澄清。
3.
名詞
(Zhàn)姓。
1.
水深貌;深沉貌。
1.出自《老子》湛呵,佁(似)或存。
2.出自《遭風二十韻》怪族潛收湖黯湛,幽妖盡走日崔嵬。
3.出自《游壽安·靈山寺》詩碧頗梨色湛無底,想象必有虬龍蟠。
4.出自《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時將入京上書》詩只是青楓江水湛,春心極目怕聞歌。
2.
深厚貌。參見“湛恩”。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故軌跡夷易,易遵也;湛恩厖鴻,易豐也。
2.出自《皇胤賦》爾乃發愷悌之明詔,振湛恩之豐沛。
3.出自《玉玦記·對策》一朝發軔,向楓陛躬逢湛恩。
3.
深切貌。參見“湛湛”。
1.出自《傷獨孤賦》涕浪浪以相接兮,痛湛湛而不移。
4.
露濃貌。
1.出自《藝文類聚》凄氣夕衰,零露晨湛。
2.出自《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詩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5.
水不流貌。亦指停污不流之水。
1.出自《管子·輕重戊》夏人之王,外鑿二十?,韘十七湛,疏三江,鑿五湖,道四涇之水,以商九州之高,以治九藪,民乃知城郭門閭室屋之筑,而天下化之。
6.
徐緩貌。
1.出自《太玄·告》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陰陽相續,尊卑不相黷,是故地坎而天嚴,月遄而日湛。
2.出自《〈易傳內篇〉序》日,陽也;月,陰也。月遄日湛,一晝一夜,相推而生明。
7.
澄清貌。
1.出自《文選·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2.出自《長沙六快》詩衡峰排古青,湘水湛寒綠。
8.
用作動詞。透出;清楚地露出。
1.出自《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2.出自《夏夜苦熱登西樓》詩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3.出自《颶風賦》湛天宇之蒼蒼,流孤月之熒熒。
4.出自《生死場》田間無際限的淺苗湛著青色。
9.
示,明顯地表現。
1.出自《鹽鐵論·水旱》是以王者務本不作末,去炫燿,除雕琢,湛民以禮,示民以撲。
10.
安貌。參見“湛如”。
1.出自《方言》湛,安也。
11.
見“湛泊”。淡泊;恬淡寡欲。
1.出自《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恬靜湛泊,匪偟時榮。
12.
古水名。發源于河南省寶豐縣南,東流至葉縣注入北汝河。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上》川曰江漢,寖曰潁湛。
2.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裕州》湛水,在縣(葉縣)北三十里。源出東南汝州魚齒山,經縣北,入于汝水。
13.
姓。東漢有大司農湛重,明有湛若水。見《通志·氏族五》、《明史》本傳。
1.出自《廣韻?豏韻》湛,姓。后漢有大司農湛重。
1.蛤蟆的一種。
1.見"金版"。
1.亦作"金板"。
2.天子祭告上帝鏤刻告詞的金屬版。亦用以銘記大事﹐使不磨滅。
3.傳說夏桀殺關龍逢后地庭中所出之金版書。
4.兵書名。
5.用為書籍的代稱。 6.拍板的美稱。
科舉時代俗稱殿試錄取的榜~題名。
1.見"金榜題名"。
1.科舉殿試揭曉的榜上有名。謂殿試錄取。
1.見"金榜"。
1.金色果實。
1.黃金和珠寶。泛指貴重財物。
1.宋代帝王為宣揚道教而發給各地的神牌。
1.指凹形銅鏡。
2.泛指精美的杯子。
3.指金質獎杯。
1.金刀龜貝。古代用作貨幣。亦泛指金錢財貨。
1.明代錢鈔名。制錢背面以金涂之﹐故名。
1.黃色的花蕾。
1.亦作"金鞲"。
2.華美的臂套。
1.金瓶。藏語稱瓶為奔巴。清代拈定達賴和班禪額爾德尼兩喇嘛及諸活佛的化身轉世者時用之。
用黃金做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
1.亦作"金錭"。亦作"金篦"。
2.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據說可使盲者復明。
3.古代婦女的一種金質首飾。亦可用以梳發。
4.彈箏用的金屬刮板。
1.指神丹﹐仙丹。語本南朝宋鮑照《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碗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古代泛指金屬貨幣,現在指用黃金作主要成分鑄造的貨幣。
1.即金烏。太陽。"畢逋"合音為"烏"。
1.指帝王車駕。
1.金和玉。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3.金馬﹑碧雞。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形容建筑物等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①使光線聚成光束的凸透鏡。②使平行光線聚焦的凹面鏡。
由簡單化合物合成出分子量較高的化合物的反應。可分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兩類。
果實的一類,由一朵花內聚生的多個成熟子房和花托聯合發育而成。如草莓、蓮、八角等的果實。也叫聚生果。
1.聚集;匯集。
①(人)會合;聚集老同學~在一起很不容易。②指聚會的事明天有個~,你參加不參加?
1.聚集貨物或錢財。語本《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
集合;湊在一起~力量ㄧ~資金ㄧ廣場上~了很多人。
使光或電子束等聚集于一點~成像。
1.聚合結集。
1.見"聚精會神"。
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區域少數民族~的地方。
1.猶齊聲。
1.聚集起來的盜寇。
1.神話傳說中的地名。《海內十洲記.聚窟州》載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侖二十六萬里,去東岸二十四萬里,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
1.由于地球內部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地層中所含的各種金屬分離出來﹐同類金屬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聚集。
1.古器物名。《莊子.達生》"自為謀,則茍生有軒冕之尊,死得于膔榡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陸德明釋文"司馬云'聚僂,器名也,今冢壙中注為之。'一云聚僂,棺槨也。"一說,為柩車之飾。參閱清王念孫《讀書雜志馀編上.莊子》。
1.由氯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有良好的絕緣性﹐耐腐蝕﹐易制造。用途很廣﹐如制造化工設備﹑水管﹑電纜外皮﹑雨衣﹑涼鞋﹑人造革﹑塑料薄膜等。
1.《后漢書.馬援傳》"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埶﹐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劃形勢﹐運籌決策。
2.米堆。形容矮小。
1.聚斂納賄。
(在約定地點)集合參觀的人八時在展覽館門口~。
1.花序的一種。頂端平或凸﹐當中的花先開﹐如石竹﹑唐菖蒲即是。
1.會聚與分散。
2.使離散之人再聚。
3.指離散。有聚少離多意。
1.亦作"聚砂"。
2.《法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積小善為大行◇亦指年幼慕道﹐學佛論道。
比喻積少成多。
1.見"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