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蠑螈”,兩棲動物,外形像蜥蜴,頭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紅黃色,四肢短,尾側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動物。
1.
見“螈蠶”。即原蠶。第二次孵化的蠶。參見“原蠶”。
1.出自《淮南子·泰族》螈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為其殘桑也。
2.
見“蠑螈”。兩棲動物。狀如蜥蜴,頭扁,背黑色,腹紅黃色,有黑斑,四肢短,尾側扁,生活在水中。
1.出自《古今注·魚蟲》鼴蜓,一曰守宮,一曰龍子,善於樹上捕蟬食之。其五色長大者,名為蜥蜴,其短而大者名為蠑螈,一曰蛇醫。
2.出自《曇花記·群魔歷試》烏啼日落空山暝,走蠑螈狐兔交并。
1.氣窒塞不通。
1.打呃;打嗝兒。
2.泛指因病而發出痛楚的聲音。
3.噴吐。
1.猶沖刷。
1.泛指田間水道。
1.畫冊。
1.畫卷。
1.描摹。
1.描繪渲染。
見〖繪影繪聲〗。
1.同"繪聲繪色"。
1.同"繪聲繪色"。
1.同"繪聲繪色"。
1.描繪修飾。
1.在白色底子上繪畫。引申指圖畫。指繪畫。
繪制圖樣或地圖等。
1.畫像。
1.畫圖。
1.彩繪絢麗。
1.謂畫出人物肖像。
1.寫真;畫肖像。
畫(圖表)~工程設計圖。
1.薈萃。
1.草木叢聚隱翳。亦指枝葉繁茂隱翳的草木。
1.匯集瑣碎的事物。
1.教導﹐告誡。
1.教誨﹐告誡。
1.教誨存問。亦用以敬稱對方的書信。
1.亦作"誨道"。
2.教誨誘導。
1.誘人盜竊。
1.見"誨導"。
1.教誨開導。
1.誘發妒忌之心。
1.教之向善。谷﹐善。
1.對對方來信的敬稱。
1.對對方書信的敬稱。
1.教育﹐教導。
1.引誘人做奸惡淫蕩等壞事。
1.教誨勸勉。
1.教誨。
1.教誨接引。
1.教誨告誡。
1.謂教誨百姓生財之道。
1.教給計謀。
1.教誨以真情相待。
1.訓誨斥責。
1.見"誨人不倦"。
1.教誨的神情。
1.教導曉示。
2.常用以敬稱對方的書信。
1.猶教授。
1.教誨和存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