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墻,矮墻。
2.
名詞
〈書〉城。
3.
名詞
(Yuán)姓。
1.
矮墻。
1.出自《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2.出自《左傳·僖公五年》逾垣而走,披斬其袪,遂出奔翟。
3.出自《沒有花的春天》阿潮把身子伏到井垣下,一聲也不響。
4.出自《史記·晉世家》重耳逾垣,宦者追斬其衣袪。
2.
筑墻圍繞;衛護。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天將建之,如以茲(慈)垣之。
2.出自《許國公神道碑銘》初公有汴,承五亂之后,掠賞之余,且斂且給,恒無宿儲,至是公私充塞,至於露積不垣。
3.出自《東坡志林·雪堂問潘邠老》蘇子得廢園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作堂焉。
3.
城池。
1.出自《張益州畫像記》西人傳言,有寇在垣。
2.出自《沈秀英傳》他日返棹穗垣,當與稻薌諸君鼓蘭棹,泛珠江。
3.出自《練兵》今宜以省垣為軍府,凡用人布令選閱之期,咸於是集。
4.
官署的代稱。
1.出自《春宿左省》詩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2.出自《寄姚諫議》詩鳴鞭靜路塵,籍籍諫垣臣。
3.出自《寄桃浦諸故知即事》詩有章擲還太尉閣,有版不受丞相垣。
5.
星空區域名。古分太微、紫微、天市三垣。
1.出自《史記·天官書》匡衛十二星
2.出自《舊唐書·玄宗紀下》丙子,有星孛于紫微垣中,歷斗魁十余日,因陰云不見。
3.出自《癸辛雜識別集·天市垣》揚州分野,正直天市垣,所以兩浙之地,市易浩繁。
6.
姓。漢有垣副。見《后漢書·公孫述傳》。
1.出自《姓觿?元韻》魏侯支庶新垣氏之后……《漢書》有河西太守垣恭;《晉書》有弘農太守垣延,濟南太守垣苗;《南史》有垣護之、垣榮祖、垣閬。又氐羌部族亦有垣氏。
7.
指墻、城墻。
1.出自《墨子·備城門》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
2.出自《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