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鳥名。體色暗淡,喙細長,腿亦長,趾間沒有蹼。常棲田澤,捕食小魚及昆蟲。是一種候鳥。天將雨即鳴。
1.出自《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
2.出自《本草綱目·禽二·鷸》﹝集解﹞鷸如鶉,色蒼觜長,在泥涂間鷸鷸聲,村民云田雞所化,亦鵪鶉類也。蘇秦所謂鷸蚌相持者,即此。
3.出自《原儒》鳥知天將雨者曰鷸。
2.
翠鳥的別名。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魚狗》﹝附錄﹞“翡翠”。
1.出自《爾雅·釋鳥》翠,鷸。
3.
今為鷸科多種鳥的通稱。有時也專指鷸屬各種鳥。常見的有丘鷸、細嘴濱鷸、烏腳濱鷸、三趾鷸、闊嘴鷸等。
4.
疾飛貌。
1.出自《韓詩外傳》鷸彼晨風。
2.出自《文選·木華〈海賦〉》鷸如驚鳧之失侶,倏如六龍之所掣。
狗皮膏藥,涂在小塊狗皮上的膏藥,療效顯著。舊時走江湖者常假造狗皮膏藥以騙錢。比喻說得好聽,實際上是吹牛,無補實用打仗不是賣狗皮膏藥,說幾句漂亮話就能擋住炮彈了?!
1.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1.《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后以"賣瓜叟"指降為平民的貴族和官吏。
1.以為人占卜謀生。
2.對自己所出售的東西一邊賣一邊夸贊。
1.見"賣乖"。
1.形容賣弄聰明,故作媚態。
1.指暗中收受賄賂后,替人疏通門路。
1.說書人說長篇故事,每次總在說到重要關節處停止,借以吸引聽眾接著往下聽,叫"賣關"子。比喻說話﹑做事在緊要的時候,故弄玄虛,使對方著急。
1.出賣官位。
1.同"賣官鬻爵"。
1.同"賣官鬻爵"。
1.謂收受賄賂,出賣官爵,枉法斷獄。
1.故意做作,以博取贊賞。
1.炫耀高貴。
1.謂投靠敵國,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
1.見"賣國求榮"。
1.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以謀取個人的名利權勢。
1.出賣祖國的叛徒。
1.使用手段討好別人。
1.猶賣笑。
1.逞能。
1.見"賣婚"。
1.亦作"賣昏"。
2.謂索取高額財禮的買賣婚姻。
1.出售貨物。
2.詈詞。指賣淫婦。
1.嫁禍于人。
1.謂以表演技藝謀生。
1.指賣方,賣主。
1.賣淫。
1.見"賣劍買牛"。
1.同"賣劍買牛"。
1.謂無意功名,志在歸隱。
1.出售茶水﹑酒﹑醋等飲料,舊為微賤的職業。
1.叛賣降敵。
1.出賣朋友。
1.方言。賣人情。
1.指表演馬技。亦泛指表演武藝﹑雜技,借以謀生。
1.出賣金銀。
2.出賣東西,換取金銀。
1.猶言破鏡重圓。南朝陳將亡,駙馬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離散前,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以期再見。德言如期至京,"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德言遂出半鏡相合,并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此時,公主已為楊素所得,素悉此事,遂使他們夫妻團圓。事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1.意謂暴露整個家底。
1.物主所有權已轉移買方,不得回贖。
2.賣完。
1.出售爵位『初,民得爵位后可以出賣◇則多為公家拍賣官爵以斂財。
1.同"賣官鬻爵"。
1.奉承,討好。
1.舊指妓女勾引客人。
1.踐跡。《詩·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源。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毛傳"履,踐也。武,跡。"鄭玄箋"有大神之跡,姜源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后即以"履武"為圣人降生的典故。
1.鞋帶。
1.謂經歷危險。
1.亦作"履險若夷"。
2.走險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難或本領高強。
1.見"履險如夷"。
1.見"履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