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鶃”。
1.出自《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詞江鶃初飛,蕩萬里素云,際空如沐。
2.
見“鶂鶂”。鵝鳴聲。亦借指鵝。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蹙曰:“惡用是鶃鶃者為哉?”
2.出自《放鶉》詩公只知魚之洋洋,鵝之鶃鶃,噫兮噫兮。
3.出自《閑情偶寄·飲饌·肉食》鶃鶃之肉無他長,取其肥且甘而已矣。
3.
水鳥名。形似鸕鶿。善高飛。
1.出自《谷梁傳·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飛,過宋都。
2.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上》鸧鴰鴇??,鳧鹥鴻雁。
3.出自《臺城懷古》詩宮墻隱嶙圍野澤,鸛鶂夜鳴秋色深。
4.出自《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詞江鶃初飛,蕩萬里素云,際空如沐。
1.蒙古語。國老。
1.謂依托非正統的統治者。
1.謂假借事物。
2.引申為寄情意于事物。
1.借事物設喻。
1.假借事物抒發胸懷。
1.見"托物引類"。
1.謂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1.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1.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1.棲止﹔居留。
1.寄托意想。
1.猶委心,傾心。
1.托遞書信。
1.借物寄托情趣。
1.寄托形體。
1.賦性﹔稟性。
1.借口。
2.假稱。
1.賴以養生。
1.賴以成就功業。
2.謂借此以為治生之業。
1.依托。
1.借事物以寄托感情。
1.謂鳥棲身。借指寄身。
1.見"托蔭"。
1.托附結為婚姻。
1.猶托庇。
1.寄托音信。
1.謂寄身于深邃幽隱之境。
1.見"托之空言"。
1.見"托喻"。
1.亦作"托諭"。
2.謂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
1.寄居。
2.寄托本意。
1.依附﹐攀附。
1.委托交通部門運送行李貨物等。
1.搭乘﹐搭載。
1.依附埋葬。
1.假托正直。
1.委以政事。
1.謂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1.猶托根。
1.寄托的旨趣。
1.襯墊之紙。
1.寄托情志。
1.寄身﹔托體。
1.依靠以終老。
2.謂臨終托以后事。
1.謂托付以輔弼重任﹔倚重。
2.承受重擔。
1.見"托之空言"。
1.用以承墊杯碗等,起平穩﹑隔熱作用的器皿。形狀多種。始用于唐,流行至今。
1.見"托蹤"。
1.容身;立腳。
1.假托酒醉﹔假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