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螘”。
2.
螞蟻。
1.出自《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2.出自《酉陽雜俎·蟲篇》秦中多巨黑蟻,好斗,俗呼為馬蟻。
3.出自《本草綱目·蟲二·蟻》蟻處處有之,有大、小、黑、白、黃、赤數種。穴居卵生。其居有等,其行有隊。能知雨候,春出冬蟄。
4.出自《冬至大風雪》詩閉將同蟄蟻,臥欲作僵蠶。
5.出自《國語·晉語九》蜹蟻蜂蠆,皆能害人。
3.
酒面泡沫。亦借指酒。
1.出自《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
2.出自《節(jié)游賦》浮沉蟻於金罍,行觴爵於好仇。
3.出自《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詩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
4.出自《送稻醴與子才》詩蟻浮杯面白,味撇甕頭醇。
4.
玄色。參見“蟻裳”。
1.出自《書·顧命》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
5.
比喻卑微;微末;小。參見“蟻命”、“蟻忱”。
1.出自《霞外捃屑·釋諺·蟻》若軍牢夜役等差上稟及領狀,則自稱臺下蟻某,不知何本,詢之老吏,亦不能答。按孫文安公集中《撫綏苗瑤疏》,有隨據峒寨各長,連名具呈稱,蟻等初歸仁化;又云:蟻等查實;又云:如蟻等隱匿不報……是蟻之稱頗古。
6.
剛孵化的蠶。
1.出自《廣蠶桑說輯補》﹝蠶﹞子之初生者名蠶花,亦名蟻,又名烏。
7.
姓。漢有蟻逢。見《印藪》。
1.謂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yè)。
1.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2.多指自殺。
3.微賤的人。
4.輕賤的生命。
1.見"輕身重義"。
1.低聲。
2.漢語有些詞里的音節(jié)或句子里的詞的音,念得又輕又短,叫做"輕聲",也叫"輕音"。輕聲現象跟前后語音環(huán)境﹑音的高低﹑長短和音質都有一定關系,跟語法也有密切關系,有時還有辨別詞義的作用。如普通語中的"了﹑著﹑的"等虛詞和做后綴的"子﹑頭"等字都念輕聲。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字也念輕聲,如"夢卜"的"卜","地方"的"方"。
1.減輕,省免。
2.輕松,不費力。
3.猶輕微。
4.重量小。
1.行動迅速的使者。
1.行駛輕快。
1.謂藐視世俗。
1.藐視世俗,為人傲慢。
1.藐視世俗,放蕩心志。
1.小看,不重視。
1.見"輕手軟腳"。
1.見"輕手軟腳"
1.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
1.奔走迅捷的野獸。
1.謂輕易出仕。
1.見"輕疏"。
1.輕松舒暢。
1.指初夏。
1.缺乏某種礦物質的水。
2.普通水經過凈化,用做反應堆的冷卻劑和中子的慢化劑,叫做輕水。
1.微風。
1.以死事為輕,不怕死。
1.謂以義氣為重而不怕死。
1.見"輕死重氣"。
1.輕率放肆。
1.輕軟松散。
2.不感到有負擔;不緊張。
3.輕易,方便。
4.放松,管束不嚴。
1.輕視世俗。
2.輕浮鄙俗。
1.指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賈島詩歌的不同風格。
1.輕而薄的白色絲織品。
2.借指用輕薄的白色絲織品做的衣服。
3.簡約,簡單樸素。
1.謂輕率隨便。
2.輕快迅捷。
1.輕佻猥瑣。鎖,通"瑣"。
1.輕盈的身體。
2.指體態(tài)輕盈的人。
3.使身體輕快。
1.輕淡;淡薄。
1.輕浮奸巧。
1.猶輕佻。
1.輕細的樹枝。
1.即白鰷魚。因其游動輕快,故稱。
1.見"輕佻"。
1.猶輕佻。
1.零頭。
1.精銳的步兵。
1.松散的泥土。
1.形容歌唱時聲音輕柔,吐詞緩慢。
1.輕佻。語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杜預注"脫,易也。"
1.見"輕惰"。
1.輕薄潔白的絹衣。
2.指紈扇。
1.輕慢玩忽。
1.輕柔而婉轉。
1.謂有損威儀。
2.猶小威。
1.細小,細微。
2.菲薄,微薄。
3.卑微,微賤。
4.程度淺。
5.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