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已做熟的雞鴨魚肉等葷菜。
1.
亦作“餚”。
2.
熟肉。亦泛指魚肉之類的葷菜。
1.出自《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出自《后漢書·王丹傳》每歲農時,輒載酒肴於田間,候勤者而勞之。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老儒故善治生,冬不裘,夏不??,食不肴,飲不荈。
3.
通“殽”。混雜。參見“肴亂”、“肴溷”。
1.出自《諸子平議·管子三》有”當為“肴”,“我”當為“義”,并壞字也。肴,讀為淆,《說文·殳部》:“淆,相雜錯也。
1.見"鏌铘"。
1.即鏌铘。
1.見"鏌铘"。
1.泛指劍戟等兵器。
1.亦作"鏌邪"。亦作"鏌鈞"。
2.即莫邪。劍﹑戟之屬。常指利劍。或謂春秋吳莫邪善鑄劍﹐故稱。
低頭肅立,以表示沉痛的悼念站在墓前默哀|朝著他犧牲的遠方,默哀致敬。
1.靜靜的蒼山。
1.默默地觀察。
1.謂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語出《易.系辭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韓康伯注"德行,賢人之德行也。順足于內﹐故默而成之也,體與理會﹐故不言而信也。"
1.暗自揣摩。
1.佛教語。不用言語﹐以心傳心。
1.謂形不動而神游。
1.暗中思忖。
1.亦作"默到"。
2.方言。以為;想著之意。
1.不出聲地祈禱;心中禱告。
1.見"默倒"。
1.猶默倒。
1.獨自無言垂釣。
1.不出聲地讀書。是語文教學上訓練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1.猶默然。
1.暗相符合。
1.地名。今譯麥加。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境內。為伊斯蘭教主要圣地。
1.暗中改變。
1.暗中感受。
1.猶腹稿。
1.見"默稿"。
1.默默申告。
1.指人的思想或品格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的變化。
2.指為人所不知不覺的變更。
1.暗中轉換移易。
1.暗自領會。
1.暗中記錄。
1.默默考慮。
1.暗中記住。
1.暗中覬望。
1.暗中進諫。
1.指不用言語的教導。
1.暗中釋解。
1.沉默清靜。
1.潛心研究。
1.緘口不言。
1.暗中窺見。
1.暗中羞愧。
1.默默地致禮。
1.暗中思慮。
1.緘口不說話。
2.幽寂無聲。
3.無知貌。
4.不得意。
5.暗暗地。
1.不出名,無人知曉。
1.沉默不語。
1.默默考慮;暗中思考。
2.不出聲地讀或背。
1.只有形象沒有聲音的影片。也叫無聲片。
1.謂從意識深處默默領會和揣摩事物所蘊含的精神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