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只)鳥名,體形小,翼尖長,尾呈剪刀狀。上體藍(lán)黑色,額和喉部棕色,喙扁而短。捕食昆蟲,對農(nóng)作物有益。是候鳥。種類很多,常見的為家燕,通稱燕子。
2.
古同“宴”。
1.
亦作“觾”。
2.
鳥綱燕科各種類的通稱。體型小,翅膀尖而長,尾巴分叉像剪刀。飛行時捕食昆蟲,對農(nóng)作物有益。屬候鳥。常見的有家燕。
1.出自《詩·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2.出自《菩薩蠻》詞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3.出自《詠梅二絕有懷梅蘭芳同志》仙姿香韻領(lǐng)群芳,燕剪鶯簧共繞梁。
3.
白頸鴉。
1.出自《爾雅·釋鳥》燕,白脰烏。
4.
安寧;安逸。
1.出自《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2.出自《二亭記》故宮室苑囿以燕其居,車馬器服以效其用。
3.出自《題嶰谷所藏郭河陽寒風(fēng)密雪圖》詩熙寧天子多清燕,詔遣從容埽東絹。
5.
指安息;閑居。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下十六》日晏矣,君不若脫服就燕。
2.出自《漢書·萬石君傳》子孫勝冠者在側(cè),雖燕必冠,申申如也。
6.
對環(huán)境或事物感到安適滿足。參見“燕安”。
1.出自《禮記·樂記》宋音燕女溺志
7.
接近;親近。
1.出自《韓非子·難三》士之用不在近遠(yuǎn),而俳優(yōu)侏儒,固人主之所與燕也。
2.出自《新書·保傅》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燕者也。
8.
褻瀆;輕慢。參見“燕朋”。
1.出自《題楊次公春蘭》詩丹青寫真色,欲補(bǔ)《離騷》傳。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9.
通“宴”。宴飲;宴請。
1.出自《詩·小雅·南有嘉魚》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昭公十五年,晉籍談如周葬穆后,既除喪而燕。
3.出自《唐語林·賞譽(yù)》玄宗燕諸學(xué)士於便殿。
4.出自《重修瑞金縣署記》二堂之西曰華廳,以燕賓。
10.
指宴席;宴會。
1.出自《梁書·賀琛傳》積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繡,露臺之產(chǎn),不周一燕之資。
2.出自《玉照新志》上命設(shè)燕禁中,令廷臣賦詩,以寵其行。
3.出自《清史稿·選舉志一》禮成,賜燕禮部,恩賚有加。
11.
指燕禮。
1.出自《禮記·射義》以燕以射。
2.出自《鄉(xiāng)射禮直節(jié)序例》古者飲畢而射。射之司馬,燕之司正也。此禮久不行,而其文具《儀禮》。
3.出自《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儒者不知音,瞽師不知義,故樂府立而風(fēng)雅合,四始不明,辟雍享燕混而雅頌通、人神雜。
12.
指燕射。
1.出自《周禮·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
1.比喻力弱者擔(dān)重任﹐難以信任。語本《莊子.應(yīng)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蚿負(fù)山也。"
1.亦作"蚿蝱"。亦作"蟫蝱"。
2.即蚊虻。亦比喻壞人。
1.亦作"蟫母"。
2.即蚊母鳥。
1.草名。相傳此草葉中有蟲化蚊﹐故稱。
1.即蚊子樹。
1.亦作"蚊母鳥"。
2.即夜鷹。晝伏夜出﹐捕食蚊虻。舊時以為此鳥吐蚊﹐故名。
1.常綠喬木名。產(chǎn)于我國和日本。樹上生蟲癭﹐故稱。
1.亦作"螡蚋"。
2.蚊子。
3.比喻壞人。
1.蚊子。
1.蚊子于傍晚時成群集飛﹐如人的趕集﹐故稱。
1.亦作"蟫首"。
2.比喻細(xì)微的事物。
1.即蚊子樹。
1.比喻力量雖微卻愿擔(dān)起重任。
1.含有藥料﹐燃著后可以熏死或趕跑蚊蟲的香。
1.蚊蟲集飛發(fā)出的聲音。
1.見"蚊煙"。
1.即蚊香。
1.蚊蟲螞蟻。比喻壞人。
1.蚊蟲的翅膀。比喻極小的事物。
1.蚊子振翅所發(fā)出的聲音。
1.亦作"蚊蠅"。
2.蚊蟲蒼蠅。亦喻紛擾的世情。
1.猶言蚊群。
1.驅(qū)趕蚊蟲的拂子。古時以麈尾做成﹐故稱。
1.昆蟲。雄蚊吸食花果液汁;雌蚊吸血﹐能傳播瘧疾﹑絲蟲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疾病。
2.蚊子船的簡稱。
1.即小炮艇。船身極小﹐故稱。
1.即蚊子樹。
1.樹木名。相傳此樹所結(jié)果實熟﹐蚊自中出﹐故名。
1.形如傘蓋的云煙。
1.五色祥云。
2.喻石紋。
1.皮膚受凍坼裂和生凍瘡。
1.香氣濃郁貌。
1.鳥名。
1.猶刎頸。
1.割脖子,自殺。
2.指刎頸交。
生死與共的朋友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1.以接吻告別。
1.獸頭,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
1.口瘡。
1.猶口舌。借指物議。
1.口與筆。指口辯與文才。
像雙唇閉合。比喻兩相符合裂縫的缺口吻合|實地調(diào)查與文獻(xiàn)記錄吻合。
1.某些昆蟲﹑軟體動物的嘴和觸角。常用來比喻虛名微利。
2.特指嘴。
3.口邊;嘴角。
1.猶閉口。
1.象聲詞。猶言唿喇喇。
1.利口之輩。
1.植物名。即鉤吻。野葛。蔓生,藤色赤,節(jié)粗,葉圓有尖,花黃細(xì)。
1.指善謔利口的儒生。
1.口和舌。
1.獸頭﹐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
1.謂用口吹奏。
2.猶吻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