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察看;查考。
2.
名詞
有效果。
3.
動詞
獲得預期的效果。
1.
亦作“騐”。
2.
憑證;證據。
1.出自《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2.出自《北齊書·趙起傳》﹝趙起﹞出為兗州刺史,糾刻禁止,歲余,以無驗獲免。
3.出自《桯史·施宜生》虜法無驗不可行,遂殺一人於道而奪其符,以至於燕。
3.
檢驗;考查。
1.出自《楚辭·九章·惜往日》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2.出自《寒森曲》殺人是真,吊死是實,何必再驗。
4.
效驗;效果。
1.出自《淮南子·主術訓》道在易而求之難,驗在近而求之遠,故弗得也。
2.出自《唐語林·補遺三》崔相慎由廉察浙西,左目生贅肉,欲蔽瞳人,醫久無驗。
3.出自《儒林外史》夫子是從不誤人的,老爺收著,后日必有神驗。
4.出自《平妖傳》娘子!貧道收得些湯火藥,敷上便不痛,瘡??便脫落,屢試屢驗,救了許多人。
5.
征兆;征象。
1.出自《春秋·莊公七年》星隕如雨
2.出自《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
3.出自《能改齋漫錄·議論》武后之幼,母抱以見袁天綱,紿以男。天綱視其步與目,驚曰:“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p>
4.出自《論衡·超奇》方今文人并出見者,乃夫漢朝明明之驗也。
6.
指有功效;靈驗。
1.出自《東坡志林·王元龍治大風方》王斿元龍言錢子飛有治大風方,極驗。
2.出自《我的生活》至於卜卦,我照卜辭判斷,常不靈驗。其他卜辭者常驗,細究他們的判詞,發現的是兩可的騎墻語。
7.
驗證;證實。
1.出自《韓非子·南面》言無端末,辯無所驗者,此言之責也。
2.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3.出自《賀慶云表》西北方者,京師所在,土為國家之德,祥見京師之位。既征於古,又驗於今。
4.出自《彭文憲公筆記》候先生舟發,然后歸,無不淚下者。是舉前此所未有,是足以驗先生得人之深也。
1.亦作"棲蝸"。
2.《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因以"棲蝸"為典,比喻所處所爭者十分渺小。
1.晩宿的歸鴉。
1.亦作"棲梧"。
2.《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鄭玄箋"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后集……鳳皇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孔穎達疏"諸書傳之論鳳事,皆云食竹棲梧。"本謂鳳凰息于梧桐樹上,后用以指賢者擇明主而從或明君禮賢下士。
①止息;歇宿一群歸鴉,棲息在林間。②指隱居棲息煙霞。
1.隱居的賢士。
1.謂憑險而據守。
1.亦作"棲翔"。
2.止息與飛翔。
1.棲止,歇息。
1.亦作"棲屑"。
2.奔忙不安貌。
1.亦作"棲心"。
2.猶寄心。
1.猶游憩。
1.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后因以"棲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謙辭。
1.亦作"棲巖"。
2.棲息于山巖。指隱居山林。
1.猶隱居。
1.隱居賦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棲逸》篇。
1.寄寓心意。
1.亦作"棲翼"。
2.指安身之處。
1.亦作"棲音"。
2.停止啼鳴。
1.亦作"棲隱"。
2.隱居。
1.亦作"棲景"。
2.隱跡;寄身。
3.棲息的身影。
1.亦作"棲游"。
2.隱跡優游。
1.猶寄居,暫住。
1.猶簡約。
1.棲于云霧中。謂生活于高山。
2.指隱遁。
1.指棲息﹑喧叫之鳥。
1.棲居。
1.道家謂存養真性,返其本元。
寄居;停留棲止佛寺|幾只麻雀棲止在樹梢上。
1.亦作"棲志"。
2.寄托情志。
1.棲止佇立。
1.滯留。
1.謂擱置不用。
1.亦作"棲住"。
2.居住。
1.棲身避世。
1.猶隱跡。
1.亦作"棲踤"。
2.佇立棲息。
1.親屬和親愛的人。
1.悲傷。
1.外戚親貴。
1.親戚。
1.見"戚姻"。
1.窮迫,迫促。
1.亦作"戚?"。
2.親族。
1.亦作"戚蕃"。
2.近親藩王。
1.見"戚藩"。
1.外戚輔臣。
1.猶戚里。貴戚居處。
1.親戚友好。
1.憂恨。
1.外戚和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