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介詞
介詞,利用機會。
2.
動詞
(北京話)擁有。
3.
形容詞
〈方〉富有;有錢。
4.
動詞
〈書〉追逐;趕。
1.
亦作“趂”。
2.
驅逐;驅迫。
1.出自《敦煌變文集·孝子傳》父母怒,復更趁之。
2.出自《詩》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
3.出自《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詩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鴉趁始飛。
4.出自《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愿禪師》每人與二十棒,趁出院也。
3.
趕赴;奔赴。
1.出自《蚤起秣陵鎮》詩人趁村中市,雞鳴檐上籠。
2.出自《自芳華樓過瑤林莊》詩此身醉死元關命,敢笑聞雞趁早朝。
3.出自《洪秀全演義》會有太平將英王陳玉成,方由皖北進兵而西,先后復潛山、太湖、宿松、黃梅,西轉向北趨,當者披靡,直趁湖北。
4.
追求;尋取。
1.出自《齊民要術·雜說》凡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余地,務遣深細,不得趁多。
2.出自《贈姚合郎中》詩道從會解唯求靜,詩造玄微不趁新。
3.出自《南柯記·就征》好笑,好笑,沒煩惱,趁煩惱。
4.出自《打粥婦》詩為娘今日趁一粥,掩懷拭淚不敢哭。
5.
隨著;沿著。
1.出自《暮歸》詩朝隨燭影出,暮趁鼓聲還。
2.出自《朱子語類》朝廷差人做官,便有許多物一齊趁后來。
3.出自《水滸傳》李逵見了,心里越疑惑,趁著那血跡尋將去。
4.出自《聊齋志異·偷桃》子乃持索,盤旋而上,手移足隨,如蛛趁絲,漸入云霄,不可復見。
6.
追逐;追趕。
1.出自《梁書·曹景宗傳》景宗幼善騎射,好畋獵,常與少年數十人澤中逐獐鹿,每眾騎趁鹿,鹿馬相亂,景宗於眾中射之。
2.出自《題美人》詩秦女窺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墻頭。
3.出自《聊齋志異·二班》遙見前途有兩人,疾趁之。
7.
湊和;順著。
1.出自《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楊洪便趁說道:“這等,不消說起是了。但不過是件小事,怎么就要害許多人的性命?那人心腸卻也太狠!”
2.出自《醒世姻緣傳》你自己忖量著,若罩的過他,就告上狀;若忖量罩不過他,趁著剛才那個意思,做個半截漢子罷了。
3.出自《歧路燈》這侯先生兒,趁著眾人,說他每日教訓我,我不聽他。
8.
乘便;乘機。
1.出自《早發楚城驛》詩月乘殘夜出,人趁早涼行。
2.出自《風光好》小娘子,趁此夜闌人靜,成其夫婦,多少是好。
3.出自《水滸傳》時遷、石秀進的城門,趁鬧哄里溜進小巷。
4.出自《春》覺新趁這時候把劍云拉到左上房窗下,跟眾人見了禮。
9.
乘坐;搭乘。
1.出自《陵園妾》詩老母啼呼趁車別,中官監送鎖門回。
2.出自《小孫屠》戲文都趁玉勒金鞍,共尋佳致。
3.出自《寄女》詩一月三往來,往來趁夜航。
4.出自《大波》從成都到宜昌就是趁的木船。
10.
面對;面臨。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縈損愁懷:怕黃昏愁倚朱欄,到良宵獨立空階。趁落英遍蒼苔。東風搖蕩,一簾飛絮,滿地香埃。
2.出自《倩女離魂》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3.出自《貶黃州》我情愿閑居村落攻經典,誰想悶向秦樓列管弦。枕碧水千尋,對青山一帶,趁白云萬頃。
11.
掙;賺。
1.出自《古杭雜記》寶慶丙戌,袁樵尹京於西湖三賢堂賣酒。有人題壁曰:“和靖東坡白樂天,三人秋菊薦寒泉。而今滿面生塵土,卻與袁樵趁酒錢。”
2.出自《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宋四公道:“作成你趁一千貫錢養家則個。”
3.出自《天雨花》遲眠晏起由奴意,不曾紡織趁錢銀。
4.出自相聲《看財奴》他爸爸活著的時候兒趁那么些財產。
5.出自《朱子語類》如人趁養家一般,一日不去趁,便受饑餓。
12.
指快步行走。
1.出自《“鍛煉鍛煉”》一隊的隊長王盈海看見她們兩個來得不大正派,又見小腿疼被推進場去以后要直奔主席臺,就趁了兩步過來攔住她說:“你又要干什么?”
13.
方言。擁有。
1.出自《星星草》在咱們王爺的騎隊里,現在只有陳國瑞的部下趁洋槍!
14.
通“稱”。滿足;相副。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從此,趁了文君深愿,酬了相如素志。
2.出自《東墻記》郎才女貌皆相趁。
3.出自《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想是你見丈夫丑陋,不趁你意,故此把毒藥藥死是實。
4.出自《文明小史》現在捐局暫時擱起,總算趁了他們的心愿。
15.
通“襯”。襯墊。
1.出自《兒女英雄傳》張老是足登緞靴,里面趁著魚白標布。
16.
通“襯”。陪襯;襯托。
1.出自《兒女英雄傳》褚大娘子在旁一眼看見公子把那香袋兒合平口袖子都帶在身上,說道:“大爺,你真把這兩件東西都帶上了?你看,叫你的那活計一趁,這兩件越發得樣兒了。”
2.出自《九尾龜》見他穿一身白紗衫褲,頭上只帶著一排茉莉花條,趁著那楊柳纖腰,梨花白面,越顯得柔情似水,媚態如春。
17.
估量。
1.出自《朱子語類》某嘗說,且如做飯,也須趁柴理會米。
18.
哄騙。
1.出自《玉玦記·博弈》我平生專靠幫閑掇賺,每日出去尋著個貴游公子,吃的用的穿的都趁了他的,這是般般足了。
19.
指憑借;依靠。
1.出自《劉二和與王繼圣》二和他娘唉聲嘆氣道:“咱能跟人家說個什么理?趁咱的什么啦?”
1.反穿皮衣,背著柴。
2.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為正,反裘指毛朝里。亦以喻愚昧或不知輕重本末。
1.見"反裘負芻"。
1.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則毛在里,皮必受損。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1.不合群。謂牲畜不愿交配。
1.反過來叨擾。
1.謀反的人;惡人。
三角函數的反函數。包括函數﹜=sinxx∈-π2,π2的反函數,稱為反正弦函數,記作y=arcsinx;函數y=cosx(x∈[0,π])的反函數,稱為反余弦函數,記作y=arccosx;函數y=tgxx∈-π2,π2的反函數,稱為反正切函數,記作arctgx;函數y=ctgx(x∈(0,π))的反函數,稱為反余切函數,記作arcctgx。還有反正割函數y=arcsecx和反余割函數y=arccscx,應用很少,一般不予討論。
1.報殺人之仇而殺人。
1.回心向善。
1.指樹木的倒勾刺。
1.背叛君主。
1.鳥名。即百舌鳥。
2.指語言與漢語不同之少數民族。
3.猶言張口結舌。
①光線、聲波從一種媒質進入另一種煤質時返回原媒質的現象。②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對于刺激所發生的反應,如瞳孔隨光刺激的強弱而改變大小,吃東西時分泌唾液。參看〖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發生反射時,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和法線決定的平面內,且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聲波、電磁波的反射同樣遵循反射定律。
光射到界面發生反射時,反射光線與界面法線之間的夾角。這對聲波、電磁波的反射同樣適用。
轉過身子;轉身見她~要走,我急忙攔住。
1.見"反躬自問"。
1.古代傳說可使死人復活的一種香。《海內十洲記》載聚窟洲有大山,山多大樹,名為反魂樹。"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餳狀,令可丸之,名曰驚精香,或名之為震靈丸,或名之為反生香……死者在地,聞香氣乃卻活。"
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動,檢查其中的錯誤停職~。
1.表示造反之意的詩詞。
1.報答祖先。
2.返回本初。
1.在市上販賣。
1.做與實情相反的事。
2.謀反的事。
3.反常的事。
1.與此相反。
〈書〉反咬。
①反過手來;手放到背后進了屋~把門拉上。②形容事情容易辦到~可得。
1.披頭散發。
1.報告叛亂的文書。
〈方〉①叛變。②反悔;變卦。
1.謂水已潑出,不能收回。用指事成定局,無可改變。
1.回鄉繳納租稅。
1.顛倒黑白,矯情說慌。
2.從反面說出正意。
3.謂反倒數說別人。
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過去,是為了以后。
在同一訴訟中,被告向法院對原告提出的訴訟。
1.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2.引申為歸隱。
人在屋里,門由外面鎖上;人在屋外,門由里面鎖上。
彈道低,直射距離大,發射速度快,配有高速穿甲彈的火炮,主要用來射擊坦克和裝甲車輛。舊稱防坦克炮、戰防炮。
1.鬧騰。
1.猶造反。
1.謂自我省察。
2.不聽。
也稱雙臂仰泳”。實用游泳姿式之一。身體仰臥水面,兩腿做蛙泳的屈收、蹬夾動作,兩手伸直沿體側向后劃水,然后同時舉出水面向前移臂,再入水重復劃水動作。劃臂一次,配合蹬腿一次。常用于水上救生,拖帶溺者。
1.背叛,離異。
1.往返。
1.回復原位。
2.回到本來的職位。謂不要做超越職權的事。
指食物咽下后,胃里不舒服,惡心甚至嘔吐。也說翻胃。
①反過來對提問的人發問我等他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完了,~他一句,‘你說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呢?’②用疑問語氣表達與字面相反的意義,例如‘難道我不想搞好工作?’
不承認對方的揭發指摘,反過來誣告對方。
1.違背抵牾,互相矛盾。
1.不順從。
1.反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