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穏”。
2.
平穩;安定。
1.出自《晉書·顧愷之傳》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2.出自《放船》詩江流大自在,坐穩興悠哉。
3.出自《夢江南》詞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
4.出自《仿徨·在酒樓上》所以我這一夜雖然飽脹得睡不穩,又做了一大串惡夢,也還是祝贊她一生幸福,愿世界為她變好。
3.
妥貼;工穩。
1.出自《長吟》賦詩新句穩,不覺自長吟。
2.出自《法書要錄》穩,結構平正曰穩。
3.出自《西施》詩歌舞學未穩,越兵俄已來。
4.出自《國雅品·士品四》格高韻勝,詞雅興新,無句不秀,無字不穩。
4.
安心;忍受。
1.出自《桃源憶故人》詞別后寸腸縈損,說與伊爭穩。
2.出自《救風塵》我為甚不敢明聞,肋底下插柴自穩。
5.
猶安頓。含有隱瞞真情,騙人暫緩行動的意思。
1.出自《東堂老》這兩個好無禮也!把我穩在茶房里,他兩個都走了。
2.出自《玩江亭》將那先生穩在那酒店里,我騎著風也似快馬,來到這荒郊野外。
6.
勻稱,適度。參見“穩身”、“穩稱”。
1.出自《楊柳枝》詩柔娥幸有腰肢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7.
表示有把握。猶一定,準定。參見“穩受”。
1.出自《金寶塔銀寶塔》他說,寶塔出來,天下穩可以太平了。
2.出自《桐花沒有開》這回晴穩了,久雨必有久晴。
1.古時傳遞公文信件的差役。
1.效法。
1.治事;受事。
1.侍奉。
1.謂繼承守護先祖的家業。
1.接受。
2.承擔;禁受。
3.繼承。
1.承繼傳授。
1.承繼衰世。
1.遵奉順從。
2.敬奉恭順。
1.主持祭祀。指繼承帝位。
1.世襲;傳代。
2.長子。
3.指繼承為嫡長子。
4.即丞司。承,通"丞"。
1.嫡孫或嫡孫女。
1.見"承搭"。
1.申述題意。八股文中之第二股叫"承題"。
1.承奉天道。
2.唐代樂舞名。
3.唐代宮城南中門叫承天門。
1.三國吳樂曲名。韋昭改漢《芳樹曲》制。
1.承繼奉祀祖先的宗廟。
2.指承繼為后嗣。
1.以竿取蟬。承,通"拯"。
1.聽從,接受。
1.繼承帝位。
1.承當;應承。
2.領頭。
1.接受付托。
1.迎合;逢迎。
2.指望。
3.料到。
1.猶言拱衛。
1.隋唐官名?!端鍟俟僦鞠隆?廢諸司員外郎﹐而每增置一曹郎﹐各為二員……尋又每減一郎﹐置承務郎一人﹐同員外之職。"后以"承務"為地主富豪的通稱。
1.沿襲謬誤。
1.繼承。
2.指沿襲。
1.秉承檄文之義。謂響應號召。
1.猶承上起下。
1.弓弦的副弦。
1.料想。用于否定詞后。
1.應允。
1.容納排泄。
1.乘興。
1.頭戴星光,腳踏草地。形容早出晩歸辛勤勞作。
1.承受美善。
1.順序繼承。
1.承繼皇統。
1.繼承延續。
1.繼承發揚。
1.學習和繼承師說。
2.謂從事學問。
1.接受教令或教誨。
1.順承尊長的顏色。謂侍奉尊長。
1.南唐墨工李承晏所制墨。
1.遵命從事。
2.繼承先代的基業。
1.秉承意旨;逢迎。
1.恩蔭授官。
1.招認罪行。
1.捧印。
2.接受印刷。
1.指妓女﹑藝人應宮廷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