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適當,合適。
2.
形容詞
齊備;停當(多用在動詞后)。
3.
名詞
(Tuǒ)姓。
1.
安坐;蹲坐。
1.出自《儀禮·士相見禮》妥而后傳言。
2.出自《南山》詩或連若相從,或蹙若相斗?;蛲兹翦舴?,或竦若驚雊。
2.
周代祭祀祖先的禮制。以人扮神,其名為尸,當尸進入宗廟走到他的位置上的時候,由主祭者跪拜,請尸安坐,這叫做妥。
1.出自《詩·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3.
安定;安穩。
1.出自《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薰鬻徙域,北州以妥。
4.
安置;坐落。
1.出自《二姜先生祠》詩兩地青燐埋宿草,一山紅樹妥新祠。
2.出自《癸巳類稿·書〈武城家乘〉后》《武城家乘》至云舊言曾子葬父於費縣境內,宗圣志在《孝經》,豈忍妥先靈於遠地!
5.
適當;合適。
1.出自《紅樓夢》只管題了,若妥便用;若不妥,將雨村請來,令他再擬。
2.出自《關于武漢工作問題》你們將參加黃色工會去爭取群眾與消滅國民黨工會的策略對立起來,這更是不妥的。
6.
事情辦好;停當。
1.出自《儒林外史》成老爹道:“若是田的事妥,我就上來;若是田的事不妥,我只等家嬸母入節孝祠的日子,我再上來?!?/p>
2.出自《雷雨》周家的事情也妥了,走吧。
3.出自《韋護》冬仁走的時候,約妥月上時來邀她們。
7.
垂落;掉下。
1.出自《重過何氏》詩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
2.出自《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五》西北方言,以墮為妥,花妥即花墮也。
3.出自《亂后還》詩棠梨妥雪沾新雨,楊柳飄綿揚晚風。
8.
泛指祭祀。
1.出自《賀南郊大赦表》不煩不怠,由列圣而持循;以妥以虔,合諸神而裒對。
2.出自《辛亥雜詩》千秋誰為妥忠魂,賴有雄文石室存。
1.磨煉刀刃。比喻刻苦鍛煉。
1.亦作"礲錯"。
2.磨治。語出漢揚雄《法言.學行》"夫有刀者礲諸,有玉者錯諸。不礲不錯焉攸用?礲而錯諸,質在其中矣。"李軌注"礲錯,治之名。"
3.磨煉;切磋研討。
1.亦作"礲砥"。
2.切磋研討。
1.糙米飯。
1.經營稻谷去殼加工的手工業作坊。
稻谷礱過后脫下的外殼。
1.磨光雕琢。
1.見"礱礪"。
1.亦作"礱厲"。亦作"礲礪"。
2.磨石。
3.磨;磨煉。
4.切磋研討。
1.磨煉。
1.亦作"礲礲"。
2.象聲詞。
1.細密。
1.磨治鍛煉。
1.亦作"礲甓"。
2.經過細磨的磚。俗稱水磨磚。
1.墓碑。礱,通"壟"。
1.猶言勤學苦練。
1.亦作"礲冢"。
2.墳墓。礱,通"壟"。
1.磨治鑄造。
1.亦作"礱斫"。亦作"礱斫"。
2.磨和砍削。亦指磨和砍削的技能。比喻處世為人之道。
3.琢磨;切磋。
1.磨煉。
1.猶竜窣。
1.象聲詞。形容輕微細碎之聲。
1.鳥籠中的一角。
1.羈絆﹐受牽制。
1.猶揮鞭。謂策馬。
1.饅頭的古稱。
1.竹籠和小竹簍。
1.盛土的籠和鏟挖泥土的鍬。
1.猶籠茐。
1.嶺南所產的一種長節竹。亦稱"籠竹"。
1.把東西孿成為一叢。
1.即燈籠。
1.猶東籠。摧敗披靡之貌。
1.以籠置鵝?!稌x書.王羲之傳》"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以"籠鵝"指王羲之以字換鵝事。
1.指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后裔。
1.混合不分。
1.牢籠。
1.鳥籠。
1.見"籠街喝道"。
1.籠罩;覆蓋。
2.超越;勝過。
1.在車轂外面裹上鐵皮。
1.古代武官所戴的帽。
1.籠絡﹐迎合。
1.籠中飼養。
用柴引火燒煤炭;生火今天不冷,甭~了。
1.謂攔道阻行。比喻影響﹑阻礙。
1.拘囚禽獸之處。多指鳥籠。
1.見"籠街喝道"。
1.封建時代的官員外出時﹐侍從人員鳴鑼開道﹐吆喝街坊上的行人回避。
1.即貂蟬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