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曈昽”,天剛亮的樣子。
2.
見“曈曈”。〈書〉①日出時光亮的樣子。②(目光)閃爍的樣子。
1.
亦作“晍”。
2.
見“曈曨”。指代旭日。
1.出自《登天山望海日初出賦》登岧嶤之峻極,見曈昽之初出。
3.
見“曈曨”。泛指光線微弱貌。
1.出自《藝文類聚》秋月始纖纖,微光垂步檐;曈昽入床簟,髣髴鑒窗簾。
2.出自《明日又來天微陰再賦》詩天寒山慘淡,云薄日曈昽。
4.
見“曈曨”。猶蒙朧。不明貌。
1.出自《文選·陸機〈文賦〉》其致也,情曈昽而彌鮮,物照晰而互進。
2.出自《明堂賦》觀乎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昽,乍明乍曚。
5.
見“曈曨”。日初出漸明貌。
1.出自《說文?日部》曈,曈昽,日欲明也。
2.出自《奉和韋曲莊言懷貽東曲外族諸弟》騶馭出國門,晨曦正曈昽。
3.出自《金雀記?作賦》朝來帝命出曈朧,曉聽疏林遠寺鐘。
4.出自《己卯元旦》詩曈昽旭日散晨暉,梅蕊長晴竟不肥。
1.違反;違抗。
2.離別。
1.放下武器。
1.謂不遵占卜所示。
1.亦作"違材"。
2.謂委屈其才能;屈才。
1.見"違才"。
1.違反常規﹑常情。
1.見"違傲"。
1.耽誤行程。
1.謬誤;差錯。
1.違背與順從。
2.猶言何去何從。
1.失誤;錯亂。
2.違反;不遵從。
1.猶去世。
1.違背懈怠。
1.違背正義。
1.違反道德。
1.失度,反常。
1.違背人的意愿而迫使改變。
1.違逆輕慢。
1.背離;有二心。
2.背叛者,有二心的人。
1.抵觸;矛盾。
1.違犯法規。
1.違反法規,擾亂紀律。
亦稱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違法行為中只有違反刑事法規,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才是犯罪。對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按其性質和程度依法處理,必要時給予法律制裁。
不符合;不遵守違反原則|違反勞動紀律。
1.違反。
1.違背和觸犯。
1.違背法則。
1.是非。違,通"韙"。
2.悖逆。
1.背離﹑廢弛。
1.猶違拂。
1.見"違拂"。
1.亦作"違咈"。
2.違背,不順從。
1.違反,背棄。
2.相差;虧欠。
1.謂反復研充。違,通"回"。
1.違抗冒犯。
1.違反法律規定。
1.阻隔;隔絕。
1.違反,背離。
1.避開禍害。
1.避開禍害,追求利益。
1.避開寒冷。
意為身體失于調和(多用作稱別人生病的婉辭)足下貴體違和。
1.怨恨。
1.指違逆尊長的歡心。
1.避開禍患。
1.錯亂迷惑。
1.違犯紀律。
1.避開忌諱之事。
1.離別。
1.違式進諫。
2.不聽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