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隱藏;藏匿。
1.
亦作“廀。
2.
隱語。參見“廋辭”。
1.出自《新唐書·鄭注傳》注本姓魚,冒為鄭,故當時號“魚鄭”,及用事,人廋謂曰“水族”。
2.出自《〈支那古德遺書〉序》語錄繁興,伙于小說,工者用廋,拙者用謠,下者雜俳優成之。
3.
指廋人。參見“廋人”。
1.出自《儀禮·聘禮》頒肉及廋車。
4.
彎曲處。
1.出自《九嘆·憂苦》思余俗之流風兮,心紛錯而不受;遵野莽以呼風兮,步從容于山廋。
5.
通“搜”。參見“廋索”、“廋疏”。搜索。
1.出自《漢書·趙廣漢傳》直突入其門,廋索私屠沽。
6.
藏匿,隱藏。
1.出自《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2.出自《夢溪筆談·人事一》今但得半斤食,其半為饔人所廋。
3.出自《右臺仙館筆記·無錫楊氏女》婢媼輩見失此物,曰:“誰所廋耶?”將議大索。
1.見"鸞孤鳳只"。
1.孤獨的鸞鳳。比喻夫妻或情侶離散后孤零零的一人。
1.即鸞輦。
1.鸞與鵠。比喻賢臣。
1.像鸞鵠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孫賢俊。
1.指宮中公主的居室。
1.對人所藏書卷的敬稱。
1.鸞與和。古代車上的兩種鈴子。
1.亦作"鸞鹲"。
2.鸞與鶴。相傳為仙人所乘。
3.借指神仙。
1.神仙乘騎的鸞車鶴駕。
1.有鸞鈴的車前橫木。
1.五彩之花。
1.用翠鳥之羽做成的環形飾物。
1.亦作"鸞凰"。
2.鸞與鳳。皆瑞鳥名。常用以比喻賢士淑女。
3.鸞凰配對。比喻夫妻或情侶。
1.見"鸞皇"。
1.見"鸞回"。
1.形容舞姿優美。
1.鸞鳥。
1.鸞鳥棲集。比喻賢士相聚。
1.刻畫有鸞鳥圖形的幾案。
1.鸞形發髻。
1.天子的車駕◇亦為車駕之美稱。
1.見"鸞箋"。
1.指書信。
1.剪刀的美稱。
1.即鸞鏡。
1.對公主生日的敬稱。
1.比喻夫妻。
1.見"鸞交鳳友"。
1.比喻情侶;夫妻。
1.據《海內十洲記.鳳麟洲》載,西海中有鳳麟洲,多仙家,煮鳳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名續弦膠,亦稱"鸞膠"◇多用以比喻續娶后妻。
1.指續娶的后妻。
1.宮階。
1.有鸞鳥圖案的織錦。
1.道教的經卷。
1.喻指筆勢飛動。
2.鸞鈴驚動。
1.即鸞旗。
1.《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羪賓王結羋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睹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后即以"鸞鏡"指妝鏡。
1.鸞車前的橫木。借指鸞車。
1.比喻情侶倦怠的樣子。
1.鸞鳥之林。比喻人才薈萃之所。
1.車鈴的一種。
2.系在馬身上的響鈴。
1.織有鸞形圖案的絲織物。
1.鸞與龍。比喻帝王。
2.比喻優秀人材。
3.婦女頭飾名。
1.天子王侯所乘之車。
1.即鸞輅。
1.鸞與鷺。常用以比喻高貴者。
1.媒妁。
1.鑄有鳳鸞飾物的宮門。借指宮廷。
1.見"鸞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