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疑問代詞。相當于“何”、“什么”。
1.出自《墨子·耕柱》子墨子曰:“我將上大行,駕驥與羊,子將誰敺?”耕柱子曰:“將敺驥也。”
2.出自《越絕書·荊平王內傳》船到,即載入船而伏,半江而仰謂漁者曰:“子之姓為誰,還得報子之厚德。”
3.出自《聲聲慢》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忺摘。
4.出自淮劇《千里送京娘》趙匡胤:家住那里?姓甚名誰?說明便罷;如不說明,這一棍便打死你!
2.
疑問代詞。相當于“哪個”、“什么人”。
1.出自《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2.出自《文心雕龍·知音》形器易征,謬乃若是;文情難鑒,誰曰易分。
3.出自《水滸傳》這個是俺的兄弟豹子頭林沖。青面漢,你卻是誰?
4.出自《小二黑結婚》村長說:“村里誰不知道小二黑不承認他的童養媳。人家不承認是對的。”
3.
副詞。相當于“難道”、“哪”。表示反問。
1.出自《漢書·賈誼傳》壹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
2.出自《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詩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4.
發語詞。參見“誰昔”。
1.出自《爾雅·釋訓》誰昔,昔也。
5.
通“推”。推舉選擇。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德經》天下皆樂誰(推)而弗厭(厭)也,不﹝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
2.出自《釋名·釋言語》誰,推也。有推擇,言不能一也。
6.
姓。明朝有誰龍。見《萬姓統譜》。
1.出自《萬姓統譜?支韻》誰,本朝誰龍,南部人,正德間九江府照磨。
7.
多么;何等。表示感嘆。
1.出自《各東西》詩道路悠悠不知處,山高海闊誰辛苦!
1.酒漿。
1.薄粥。
1.創傷﹐破壞。
1.受創的叛逆者。
1.受創傷。
2.指受創傷的人。
1.創傷。多指戰亂所造成的。
1.離岸。
1.移文報告。
1.猶移駕。
1.轉移避開。
1.轉變;變動。
1.猶移晷。
1.猶調兵。
1.移他職并于一人。
1.舊時官員上書稱病。多為居官者求退的婉辭。
1.挪動腳步。
2.請別人行走的客氣說法。
1.移動腳步﹐情景也隨之變換。形容景色變化多端。
2.比喻逐步起著變化。
1.猶移日。
1.易地受教以成其業。
1.移動和停留。
1.猶移庖。
1.見"移盤吃飯漢"。
1.移動船身。
1.移動船身靠岸。比喻就范。
1.唐楊國忠所特制的活動花檻。
1.謂移動的次序。
1.施予恩德。
1.移動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遷就。
1.遷移住宅。
1.音樂術語。指樂曲或樂曲的一部分從一調移至另一調﹐亦即改變整個樂曲中各音的音高﹐使之移高或降低一定的音程。
1.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機關或人。
1.遷移九鼎。比喻政權的改易。
1.見"移東就西"。
1.比喻缺乏守一持恒的鉆研精神。
1.彼此隨時挪易。指只求于應付一時﹐不作經久的打算。
1.改換原來的位置。
2.調動。
1.搬遷京都。
1.強行改變。
1.轉移;移動。
1.轉移惡名于他人。
1.轉移恩愛之情。
1.謂古時地方軍政長官改換轄地。亦泛指官員調任。
1.猶移屯。
1.轉變風氣。
1.移轉風氣﹐崇尚教化。
1.同"移風易俗"。
1.同"移風易俗"。
1.轉變風氣﹐整頓習俗。
1.同"移風易俗"。
1.改變風氣﹐振興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