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伸展;展開;寬解(拘束或憋悶狀態)。
2.
形容詞
〈書〉從容;緩慢。
3.
形容詞
輕松愉快。
4.
形容詞
〈書〉廣闊。
5.
名詞
姓。
1.
緩慢;從容。
1.出自《詩·召南·野有死麇》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
2.出自《禮記·大學》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3.出自《尺蠖賦》值夷舒步。
2.
平緩。
1.出自《游黃溪記》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
3.
安詳;安寧。參見“舒安”、“舒詳”。
1.出自《南山詩》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4.
懈怠。
1.出自《書·多方》罔丕惟進之恭,洪舒于民。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中之下》知罪不誅茲謂舒。
5.
傲慢。
1.出自《史記·五帝本紀》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6.
緩解。
1.出自《后漢紀·質帝紀》依康陵之制,三分減一,以舒人力。
2.出自《與馬運判書》以謂宜料畿兵之駑怯者就食諸郡,可以舒漕挽之急。
3.出自《老年突擊隊》武大炮舒了口氣,又把兩臂用力一挺。
7.
伸;伸展;展開。
1.出自《思玄賦》舒謅婧之纖腰兮,揚雜錯之褂徽。
2.出自《搜神記》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餉之。
3.出自《趙十四兄見訪》詩客來舒長簟,開合延清風。
4.出自《趙子曰》李景純慢慢的舒出三個手指來。
8.
鋪展;鋪陳。
1.出自《齊敬皇后哀策文》翠帟舒阜,玄堂啟扉。
2.出自《文心雕龍·明詩》舒文載實,其在茲乎?
9.
抒發;發泄。
1.出自《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2.出自《報任安書》恐卒然不可為諱,是仆終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
3.出自《與少室李拾遺書》想拾遺公冠帶就車,惠然肯來,舒所蓄積,以補綴盛德之有闕遺。
10.
舒暢。
1.出自《五盤》詩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
2.出自《紅樓夢》總悶悶不舒,便出來看庭前才迸出的竹筍。
11.
春秋時國名。故地在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
1.出自《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
12.
姓。
1.出自《廣韻?魚韻》舒,姓。
也稱學院主義”。17世紀產生于歐洲各國官辦美術學院中的畫派。以法國影響最大。該派畫家重視技巧的訓練,尤重素描,嚴格遵循古典藝術的條規,追求繁瑣、浮華的細節。作品主要取材于宗教傳說和神話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勒布朗、席羅姆等。
1.學習的法則﹑規則。
2.學校的規章。
1.做學問的人;求學的人。
2.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1.猶學仙。
1.宋﹑元﹑明﹑清國子監所屬學官,協助博士教學,并負訓導之責。
2.地方學校學官。宋元路﹑州﹑縣學及書院設學正;明清州學設學正,掌教育所屬生員。
1.教育工作。
2.提督學政的簡稱。又叫督學使者。清中葉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屬各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均從進士出身的官吏中簡派,三年一任。不問本人官階大小,在充任學政時,與督﹑撫平行。
1.同"學殖"。
1.《左傳·昭公十八年》"夫學,殖也;不殖將落。"杜預注"殖,生長也;言學之進德,如農之殖苗,日新日益。"原指學問的積累增進,后泛指學業﹑學問。
又稱學校系統”。學校教育制度的簡稱。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學習年限以及它們之間聯系的規定。
1.學校的主持人。
即學生莘莘學子。
1.學習書法。
1.《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后以"學宗"指學術界的領袖。
1.舊時學田所收的地租。
1.猶學舌。
1.方言。做囤用的狹長的粗席子,通常是用高粱稈子或蘆葦的篾兒編成的。也稱踅子。
1.見"踅門踅戶"。
1.猶言串門子。
1.猶踏勘。
1.轉圈兒。
1.躡手躡腳;輕手輕腳。
1.輕手輕腳地探聽。
1.猶言拖拖拉拉;慢慢騰騰。
1.見"踅褶"。
1.亦作"踅折"。
2.衣帽上的皺折﹑折裥。
1.折回;回轉。
1.用竹席或蘆席圈轉成圓形的貯糧器具。
1.鳥名。即斑鳩。也稱鳴鳩。多用以比喻小人。
1.《文選.任昿》"乃集螢映雪"李善注引《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原指映雪讀書時的幾案﹐后泛指書桌。
1.同"雪窗螢幾"。
1.同"雪窗螢幾"。
1.大雪迷漫。
2.比喻白花繁密。
1.像雪一樣的潔白。
2.比喻品格高潔或清白無瑕。
3.借指白色的事物。
1.洗雪污蔑不實之詞。
1.豹的一種。尾巴長﹐毛淡青而發灰色﹐全身有不規則的黑斑。生活在寒冷地區的高山中。毛皮可以制衣褥。
強寒風將降雪和積雪吹起,使雪花漫天飛舞的現象。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可淹沒公路、村莊,給人類和畜牧帶來嚴重災害。
1.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飄香的南方。
山地積雪突然崩落的現象。破壞力大,可阻塞交通,壓埋房屋,造成災害。由大風、積雪底部融化、積雪本身重量等原因引起。中國西北地區高山有雪崩現象。
1.白發。借指老年人。
1.同"雪鬢霜鬟"。
1.雪與冰。借指寒氣。
2.喻真情。
1.雪花。
2.雪被陽光或月光照射后反射出來的光。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后世用以為典。
3.光彩照人的姿色﹑氣度。
4.白色。
1.即冰蠶﹑雪蛆。
1.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1.用白色鳥羽制成的外套。也稱鶴氅。
1.語本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后用"雪唱"指高雅的歌聲。
1.下雪天。
1.《新唐書.劉叉傳》﹕"劉叉作《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同﹑孟郊右。"后用以指詩文佳作。
2.即雪橇。
洗除掉恥辱報仇雪恥。
1.亦作"雪讎"。
2.洗除仇怨﹔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