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宷”的今字。
2.
詳細;仔細。
1.出自《書·顧命》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
2.出自《達性論》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靈則謀慮審。
3.出自《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人生在世審思量,暫時吵鬧有何妨;大眾志心須凈聽,先須孝順阿耶娘。
4.出自《客窗閑話·義丐》小人無罪,懷寶其罪,籌之審矣,非所愿也。
3.
詳究;細察。
1.出自《書·說命上》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牦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
3.出自《降桑椹》我恰才覷了他面目,審了他脈息,你摸他這半身子如火相似,他害的是熱病。
4.出自《上延平王書》竊聞舉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業者,尤在地利……則人和地利,審之不可不精也。
5.出自《墳·人之歷史》環世界一周,歷審生物,因悟物種所由始。
4.
慎重。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
2.出自《呂氏春秋·音律》修別喪記,審民所終。
3.出自《韓非子·存韓》故曰:“兵者,兇器也。”不可不審用也。
4.出自《上蔣侍郎書》時未可而進,謂之躁,躁則事不審而上必疑。
5.
察知;知道。
1.出自《墨子·小取》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明公蒙塵路次,群下不寧,不審尊體起居何如?
3.出自《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生聞此言,審其為鬼,亦無所懼。
4.出自《怕水的人》自古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今早脫下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
6.
真實。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
2.出自《玉壺清話》臣實得報,恐未審,候旦夕得其詳,方議奏聞,乞自寬圣慮。
7.
明白;清楚。
1.出自《公孫龍子·白馬》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2.出自《報任少卿書》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
3.出自《新唐書·儒學傳下·元行沖》當局稱迷,傍觀必審。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鬼貴音近,或鬼呼先生為貴人,先生聽未審也。
5.出自《救亡決論》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無救于亡也審矣。
8.
審問;審訊。
1.出自《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御史聽罷,喝散眾人,明日再審。
2.出自《三俠五義》包公聽了“星主”二字,便想起,“當初審烏盆,后來又在玉宸宮審鬼冤魂,皆稱我為星主。”
3.出自《紅巖》下午審過的那幾個,同時處決!
9.
指詢問。
1.出自《聊齋志異·封三娘》十一娘亦審里居。女答言:“妾封氏,第三,近在鄰村。”
10.
審查;審核。
1.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鳳寧徽》其派丁多,故其審戶不得不密。
2.出自又如:審計監督。
11.
古代計算羽毛的量詞。猶束。
1.出自《周禮·地官·羽人》凡受羽,十羽為審,百羽為摶,十摶為縳。
12.
通“瀋”。水深處。一說,審當為“蟠”,又作“潘”。水回旋處。見陸德明釋文。
1.出自《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13.
副詞。確實,果真。
1.出自《管子·小稱》審行之身毋怠,雖夷貉之民,可化而使之愛;審去之身,雖兄弟父母,可化而使之惡。
2.出自《抱樸子·詰鮑》審能如此,乃圣主也。
3.出自《漢文學史綱要》審如是,乘乃不特始創七體,且亦肇開五古者矣。
14.
姓。漢有審食其。見《史記·陳丞相世家》。
1.出自《廣韻?寢韻》審,姓。
中國的多民族的綜合性大學。校址在烏魯木齊。前身是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創建于1924年。校名幾經變更,1960年改現名。設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管理、法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系。
新疆細毛羊所產的毛。纖維細軟,毛長均勻,卷曲勻密。品質支數60~64支。是中國細羊毛中纖維品質最好的一種。為中國生產的最大宗的優良紡織用毛,供制造精粗紡呢絨用。
1.新近結交的朋友。
2.謂新近結交。
1.以初生枝條制成的馬鞭。
2.新的季節;新的時令。
3.草木新的莖節。
1.新鮮清潔;清新整潔。
2.新而純潔。
最近新近剛出了一本書。
1.謂初入仕途﹑新得科第或新被任用。
2.指新進之士。
3.新出現的﹑先進的。
1.新頒發的禁令。
1.清新精辟。
1.美艷。
1.新建的住宅。
2.新遷入的住所。
1.詩文中清新優美的語句。
1.剛剛睡醒。
2.新的認識。
1.全新﹐跟舊的截然不同。
1.新即位的國君。
1.新竹。
1.新春鳥類的鳴聲。
法國在大洋洲的屬地。在太平洋西南部,南回歸線北。面積191萬平方千米。人口179萬(1993年)。首府努美阿。島上多火山。熱帶草原氣候。經濟以采礦和冶煉為主。鎳礦儲量和鎳產量居世界前列。
1.見"新箍馬桶三日香"。
1.新立的科條。
2.新設的科目。
3.謂本年科舉中式。
1.新征的賦稅。
2.新的工作或活動。
3.新設的課程;新授的課題。
1.指古人用來殉葬﹐經后人發掘而出土年代不久的金玉等物。
1.新近歸順。
1.新墓。
1.新近前來;初到。
2.近來。
1.謂新到某地或新處于某種環境﹐情況生疏。
日報。全稱《新萊茵┍āっ裰髖苫關報》。世界上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報紙。1848年5月在德國科隆出版。曾刊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四百多篇文章,在德國和歐洲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1849年馬克思被普魯士當局驅逐后,該報于5月停刊。共出版三百零一期。
1.新婚的男子。
1.方言。新郎。
1.亦作"新郎倌"。
2.方言。新郎。
1.見"新郎官"。
1.指新進士或新及第者。
1.新釀的酒。
1.新作的樂曲。
1.最初的春雷。
1.新的聚居處。
1.新訂的歷法。
2.新年歷書。
3.辛亥革命后稱公歷為新歷﹐農歷為舊歷。
1.新登上君位。
1.新奇綺麗;新鮮華麗。
1.新收獲的谷物。
1.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1.新結交的同僚。
1.新屋。
1.初植的樹林。
2.開春后剛抽芽長葉的樹林。
1.初解凍的急流。
1.新的水流。
2.新人;新輩。
1.指新從外地來的客人。
1.新的法律;新的法令。
2.新的律管;新與節候相應的律管。
1.初春草木顯現的嫩綠色。
2.指開春后新漲的綠水。
3.指新釀的色呈碧綠的酒。
1.新收的麥子;新熟的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