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魚名,通常指黃鱔,外形像蛇,身體黃色有黑斑。
1.
亦作“鱓”。亦作“鱣”。
2.
黃鱔。魚綱合鰓科。體呈鰻形,具暗色斑點,光滑無鱗。棲息池塘、小河、稻田的泥洞或石縫中。
1.出自《南齊書·周颙傳》鱔之就脯,驟于屈伸。
2.出自《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雜莼多剖鱔,和黍半蒸菰。
3.出自《客座贅語·魚品》又有黃鱔、鰻鱺,皆以魚名,其形質實一蛇,別為一族,與蝦鱉同。
4.出自《清稗類鈔·動物·鱔》鱔,一作鱔,俗稱黃鱔,可食。似鰻細長,體赤褐,腹黃,頭部下有鰓孔二,內有鰓,腹中有?,或謂之氣囊。
5.出自《彷徨·幸福的家庭》但我在江蘇飯館的菜單上就見過這名目,江蘇人似乎不吃蛇和貓,恐怕就如誰所說,是蛙和鱔魚了。
6.出自《龍龕手鑒?魚部》鱔,虵形魚也。
7.出自《滿江紅》臥后從教鰍鱔舞,醉來一任乾坤窄。
8.出自《夢粱錄·物產》鰍、鰻、鱔、蚌。
1.猶阻止。
1.精美的琉璃。
1.用玻璃制作的油燈。多用于寺廟中。
(~兒)①兒童玩具,琉璃質的小球。②比喻人聰明伶俐。③比喻油滑、奸詐的人。④比喻吝嗇的人那人是個~,一毛不拔。
1.亦作"瑠琉"。
2.同"琉璃"。
日本西南部島群。為一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群島。面積約4600平方千米,人口140多萬(1985年)。多低矮山地。亞熱帶氣候。附近有海上油田。
把生橡膠、硫磺和炭黑等填料放在容器里,通入高壓蒸氣加熱,使變成硫化橡膠。
化學式hgs。天然存在的稱辰砂”或朱砂”,為紅褐色晶體。另一種為黑色晶體,由硫化氫通入汞鹽溶液而得。兩者能轉化,紅色的可用作油畫顏料、印泥,及制朱紅漆,也可作醫藥用。
化學式zns。無色立方晶體。見光漸變色,長期放置在潮濕空氣中易變成硫酸鋅。存在于閃鋅礦中。一般由硫化氫與鋅鹽溶液作用而得。用于制白色的顏料及玻璃、發光粉、橡膠、塑料、發光油漆等。
1.高的準則。
2.猶大治。
1.對天子或上司的旨意的敬稱。指﹐通"恉"。
1.深厚至極。
1.大治﹔盛世。
1.山名。在湖北省襄陽縣西。臨漢水。東漢末﹐諸葛亮隱居于此。
2.借指諸葛亮。
1.指諸葛亮。
1.東漢末﹐諸葛亮隱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次往訪﹐詢以治世大計。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提出占據荊益兩州﹐安撫西南各族﹐聯合孫權﹐整頓內政﹐俟機從荊益兩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圖統一中國﹐恢復劉家帝業﹐史稱"隆中對"。
1.指劉備三顧諸葛亮于草廬之中事。
1.指諸葛亮。泛指隱退者。
1.強盛的周朝。
〈書〉高鼻梁兒。
1.漢高祖劉邦的別稱。
1.指明故宮內的隆宗門。
1.高峻貌。
1.賜予洪福。
2.綿長的國運。
1.高聳貌。
1.衰弱疲病。罷﹐通"疲"。
1.衰弱疲憊。
1.衰弱﹐關節或肌肉疼痛﹑麻木。
1.大小便不通。
1.衰弱疲病。
1.衰老病弱﹐肢體殘廢。
1.衰老病弱﹐肢體殘廢。
1.亦作"?疾"。
2.衰弱疲病。
1.猶遲滯﹐不通暢。
1.衰老病弱。
1.陰囊腫大﹑小便不通的病。
1.謂下竅不通而致陰囊腫大。
1.嚴重的肢體麻痹。
1.高大貌。
1.亦作"巄嵷"。
2.見"巃嵸"。
1.亦作"巄嵷"。
2.山勢高峻貌。
3.云氣蒸騰貌。
4.聚集貌。
5.楂枒貌。 6.深沉貌。
1.燒火;生火。
1.揩抹或覆蓋器物的巾帕。
1.踉蹌欲跌貌。
1.行動不便貌。
2.踉蹌欲跌貌。
1.同"隆隆"。
2.象聲詞。雷聲。
1.亦作"隴坂"。
2.即隴山。
3.山坡﹔高坡。隴﹐通"壟"。
1.見"隴阪"。
1.古城名。在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
1.墓地甬道。
2.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