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擬聲詞
擬聲詞,形容風(fēng)聲(疊)。
2.
見“颯然”。形容風(fēng)聲。
3.
見“颯爽”。豪邁而矯健的樣子。
1.
象聲詞。風(fēng)聲。
1.出自《文選·宋玉〈風(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dāng)之。
2.
迅疾貌。
1.出自《大雨》詩風(fēng)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2.出自《新齊諧·搜河都尉》是夜風(fēng)雨颯至,河不掘而成者三十余丈。
3.
形容迅速而至。
1.出自《上元后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忽聞好事邀,詩興翩已颯。
4.
大風(fēng)吹物。
1.出自《桔柏渡》詩連笮動裊娜,征衣颯飄飖。
2.出自《甕牖閑評》西風(fēng)颯高梧,枕簟凄以清。
3.出自《牡丹亭·診祟》夢初回,燕尾翻風(fēng),亂颯起湘簾翠。
5.
指風(fēng)微微吹過。
1.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徐行時若風(fēng)颯芙蓉。
6.
拂拭而過。
1.出自《渾贊善東齋戲贈陳歸》詩長裾珠履颯輕塵,閑以琴書列上賓。
2.出自《望京府賞紅梅》詩玉銜徑踏黃河水,貂帽颯檐掀紫錦。
7.
衰敗零亂。
1.出自《落日同何儀曹煦》詩一賞桂樽前,寧傷蓬鬢颯。
2.出自《思田賦》歲聿忽其云暮,庭草颯以萎黃。
3.出自《九諷·端憂》筼筜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
8.
忽;頓然。
1.出自《游謝氏山亭》詩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
2.出自《詠史詩·陽臺》楚國城池颯已空,陽臺云雨過無蹤。
1.精煉鋼刀。比喻精煉﹑犀利的文字。
1.見"百煉鋼"。
1.亦作"百煉剛"。
2.精煉的鐵。比喻久經(jīng)鍛煉﹑意志堅強的人。
1.見"百煉鏡"。
1.經(jīng)過多次鍛煉的金屬。
1.晉王嘉《拾遺記.方丈山》"有池方百里﹐水淺可涉﹐泥色若金而味辛……百煉可為金﹐色青﹐照鬼魅猶如石鏡﹐魑魅不能藏形矣。"后人因稱精煉的銅鏡為"百煉鏡"。
2.比喻明月。
1.比喻人經(jīng)磨煉后更為柔順的性格。
1.古時車凡兩輪﹐故以兩計數(shù)。百兩﹐即百輛車。特指結(jié)婚時所用的車輛。亦泛言車輛多。
2.借指出嫁。
1.牡丹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牡丹》。
2.即珍珠傘。常綠小灌木。生于山坡叢林中﹐我國浙江﹑湖南﹑江西以及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可供觀賞﹐根可藥用。
1.漢張霸偽造的《尚書》。
1.亦作"百寮"。
2.百官。《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孔傳﹕"僚﹑工﹐皆官也。"《后漢書.鄧彪傳》﹕"彪在位清白﹐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紀(jì)》﹕"文武百寮﹐六軍將校﹐議擇賢明﹐以承大統(tǒng)。"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群臣百寮﹐窺見此指﹐多言用兵。"張懷奇《頤和園詞》﹕"云欄月樹似南朝﹐斑扇當(dāng)樓擁百僚。"一說﹐一種奴隸。
1.見"百僚"。
1.百舌鳥的別名。
1.猶碎裂。
1.形容非常機靈乖巧。
鳥類,百靈科。體羽栗褐色,有白色斑點。雙腳細(xì)長,善奔跑。主要吃草籽、嫩芽,也捕食昆蟲。鳴聲悅耳,是珍貴籠鳥。分布在中國青和內(nèi)蒙古一帶。
1.鳥名。因能作多種叫聲﹐故名。亦喻歌手。
1.猶百年。指長久的歲月。亦指人的一生。
1.眾多河流。
1.古代以為厄運。
2.寒食日的別稱。
1.南朝梁張綰之諢號。
1.《晉書.元帝紀(jì)》"﹝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諸參軍拜奉車都尉﹐掾?qū)亳€馬都尉。辟掾?qū)侔儆嗳拴o時人謂之'百六掾'。"后因以喻群僚。
1.古代瞭望敵情的高臺。百﹐極言樓之高。
1.處處滲漏的船。喻極多煩惱的人生。佛教稱煩惱為漏。
1.猶多福。
2.小兒出生滿百日舉行的賀宴。
1.出生滿百日的小孩。
1.各種思慮;許多想法。
1.謂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于一致。語出《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1.猶百鍰。
1.種種不幸的遭遇。
1.眾多的馬。
1.人身各條血脈。
1.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也泛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
1.謂非常忙碌。
1.形容極其嫵媚。
1.極言嬌媚動人。
1.在極周密的考慮中偶然出現(xiàn)了一點疏忽。
1.宋蘇軾《惜花》詩"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原謂許多腰鼓的巨聲◇因以"百面雷"指眾腰鼓。
1.猶百人。
2.一百個字。
1.各種花草的粉末。亦借指百末美酒。
1.亦作"百畮"。
2.一百畝土地。亦泛指廣闊之地。
1.見"百畝"。
1.一切樹木。
1.樹木中之最優(yōu)者。
英國在北美洲的屬地。北美大陸以東、北大西洋中的一組珊瑚島群。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近6萬(1993年)。首府哈密爾頓。終年溫和濕潤,氣候宜人。經(jīng)濟以旅游業(yè)為主。金融業(yè)重要。1968年實行內(nèi)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區(qū)”。 【百慕大群島】英國在北美洲的屬地。北美大陸以東、北大西洋中的一組珊瑚島群。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近6萬(1993年)。首府哈密爾頓。終年溫和濕潤,氣候宜人。經(jīng)濟以旅游業(yè)為主。金融業(yè)重要。1968年實行內(nèi)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區(qū)”。
1.見"百衲"。
1.亦作"百納"。指僧衣。衲謂補綴﹐百言其多。
2.見"百衲琴"。
1.指宋蔡襄所書《晝錦堂記》碑文。
用各種不同版本的殘版拼湊或匯印而成的一部完整的書本。如商務(wù)印書館匯集不同版本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
1.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膠成的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