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適合;依照。
2.
動詞
好似;如同。
3.
動詞
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
4.
介詞
用于比較,表示超過。
5.
動詞
表示舉例。
6.
動詞
〈書〉到;往。
7.
名詞
(Rú)姓。
8.
連詞
連詞。如果;假如。
9.
〈書〉附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情狀。
1.
隨順;依照。
1.出自《公羊傳·桓公元年》繼弒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2.出自《白虎通·嫁娶》女者,如也,從如人也。
3.出自《唐故監(jiān)察御史衛(wèi)府君墓志銘》聞南方多水銀丹砂,雜他奇藥,爊為黃金,可餌以不死……得藥,試如方,不效。
4.出自《西游記》龍王俱如號令。
2.
像;如同。
1.出自《詩·王風(fēng)·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2.出自《題湖邊莊》詩十里青山蔭碧湖,湖邊風(fēng)物畫難如。
3.出自《贈緬甸友人》詩不老如青山,不斷似流水。
3.
及,比得上。
1.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2.出自《舉張惟素自代狀》臣所不如,輒舉自代。
3.出自《繆太翁遺稿序》序吾先人文莫如子。
4.
往,去。
1.出自《左傳·隱公六年》鄭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2.出自《祭田橫墓文》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東京,道出田橫墓下。
3.出自《尊隱》大川修道,百寶萬貨,奔命涌塞,喘車牛如京師。
5.
遭遇,際遇。
1.出自《聊齋志異·葉生》淮陽葉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詞賦,冠絕當(dāng)時;而所如不偶,因於名場。
6.
奈。
1.出自《詩·唐風(fēng)·綢繆》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2.出自《論語·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出自《論衡·自紀(jì)》仕路隔絕,志窮無如。
4.出自《霖雨苦多》詩自作潯陽客,無如苦雨何?
5.出自《硯瓦》詩淺薄雖頑樸,其如近筆端。
7.
相敵;抵擋。
1.出自《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
2.出自《史記·匈奴列傳》單于自度戰(zhàn)不能如漢兵,單于遂獨身與壯騎數(shù)百潰漢圍西北遁走。
8.
應(yīng)當(dāng)。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天欲殺之,則如勿生。
2.出自《墨子·貴義》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3.出自《大戴禮記·保傅》不習(xí)為吏,如視己事。
9.
不如。
1.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
10.
猶乃,是。
1.出自《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出自《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詩初如遺宦情,終乃最郡課。
11.
農(nóng)歷二月的別稱。
1.出自《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12.
表示舉例。
1.出自《六一詩話》太瘦生,唐人語也,至今猶以“生”為語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類是也。
2.出自《通明觀科判》下根覺大覺,又為三,如左。
13.
通“汝”。爾,你。
1.出自《書·洛誥》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東土。
2.出自《觀堂集林·洛誥解》如,而也;而,汝也。
3.出自《感傷》詩各任如曹命,那知吾輩心。
14.
通“挐”。交錯。
1.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田田相如,??镢株林。
15.
介詞。于。
1.出自《呂氏春秋·愛士》人之困窮,甚如饑寒。
2.出自《謁金門》詞休相憶,明日遠(yuǎn)如今日。
3.出自《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小如員外三四十歲。
4.出自《一枝花·行樂》套曲醉醺醺過如李白,樂醄醄勝似陶潛。
16.
形容詞后綴。猶然。
1.出自《易·屯》屯如??如,乘馬班如。
2.出自《新唐書·崔玄??傳》玄??三世不異居,家人怡怡如也。
3.出自《墳·文化偏至論》顧於個人殊特之性,視之蔑如,既不加之別分,且欲致之滅絕。
17.
吐蕃國之行政單位名。
1.出自《中國通史》吐蕃……全國分為四個如,每如分上下二分如。
18.
佛教語。實相,如實之相。謂平等不變的理體。
1.出自《維摩詰經(jīng)·菩薩品》如者,不二不異。
2.出自《通明觀科判》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
19.
姓。三國時有如淳。見唐顏師古《漢書敘例》。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如氏,桓譚新論有道人如子禮。《漢書》長安富人如氏。又有如羅氏,改為如氏。
20.
副詞。將要。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
21.
副詞。猶乃,這才,然后。
1.出自《大戴禮記·少間》臣之言未盡,請盡臣之言,君如財之。
22.
連詞。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假如,如果。
1.出自《詩·秦風(fēng)·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2.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dāng)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3.出自《資治通鑒·漢元帝永光五年》如當(dāng)親者疏,當(dāng)尊者卑,則佞巧之奸因時而動,以亂國家。
23.
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而;就。
1.出自《詩·小雅·車攻》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2.出自《韓非子·五蠹》民之故計,皆就安利如辟危窮。
3.出自《鹽鐵論·世務(wù)》見利如前,乘便而起。
24.
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至于;卻。
1.出自《書·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fù)。
2.出自《荀子·儒效》鄉(xiāng)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
25.
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和,與。
1.出自《儀禮·鄉(xiāng)飲酒禮》公如大夫入。
26.
連詞。表示選擇關(guān)系。或者。
1.出自《論語·先進》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2.出自《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3.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予秦地如毋予,孰吉?
1.見"煎熬"。
用高粱、小麥或小米等浸水磨成糊狀,在鏊子上攤勻烙熟的薄餅。
1.烹茶。
1.煎和熬。
1.謂逼迫。
1.逼迫。
1.焦灼困苦。
1.點燈。
1.油煎的點心。
1.猶烹調(diào)。
1.喻親屬相殘。煎豆,語本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語本唐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絶抱蔓歸。"
1.嚴(yán)限督促。
1.油炸糯粉團。
1.焦灼苦惱。
1.沸騰。
1.領(lǐng)會;領(lǐng)悟。
會面;會見兩國領(lǐng)導(dǎo)人~ㄧ~當(dāng)?shù)刂耸俊?/p>
1.慶賀恭喜。
領(lǐng)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別有~ㄧ~的微笑。
1.會通性靈。
1.適逢需要。
2.應(yīng)當(dāng)。
1.聚會敘談。
1.聚集到一起絮語。
喉頭上前部的樹葉狀的結(jié)構(gòu),由會厭軟骨和黏膜構(gòu)成◆吸或說話時,會厭向上,使喉腔開放;咽東西時,會厭向下,蓋住氣管,使東西不至進入氣管內(nèi)。(圖見‘喉’)
1.會同議罪。
①有組織有領(lǐng)導(dǎo)地商議事情的集會全體~ㄧ廠務(wù)~ㄧ工作~。②一種經(jīng)常商討并處理重要事務(wù)的常設(shè)機構(gòu)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ㄧ部長~。
肛門與外生殖器之間的部分。
1.聚飲。
明清兩代稱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
1.加入聯(lián)合國等各種政府間或民間性的國際組織,成為會員的國家,稱"會員國"。
1.省城;都市。
1.猶混合。
1.參加葬禮;會合送葬。
2.合葬。
1.見"會賬"。
1.會銜寫奏章。
1.行家對自己熟悉的事,應(yīng)付裕如,不會慌亂。
幾個醫(yī)生共同診斷疑難病癥他的病明天由內(nèi)科醫(yī)生~。
1.指會談納貢的事情。
2.會長。
指一段時間說~話兒ㄧ喝了~茶ㄧ來了~了,該回去了。
1.猶應(yīng)當(dāng)。
1.關(guān)鍵。
2.會萃,集合。
1.聚集。
1.見"諱避"。
1.隱瞞掩蓋。
1.亦作"諱辟"。
2.隱匿回避。
1.謂慎于用兵和用刑。
1.諱與惡。諱﹐先王之名﹔惡﹐忌日﹐一說國家之大兇大災(zāi)。
2.嫌憎。
1.隱惡不改悔。
1.隱瞞過錯或失誤。
1.猶斂跡。謂藏身不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