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摘出要點或擬寫簡短意見。
1.出自《乞降臣民奏狀札子》即乞依臣前奏,降付三省,委執(zhí)政官分取看詳,擇其可取者用黃紙簽出。
2.出自《近思錄》先生因言:“今日供職,只第一件便做他底不得。吏人押申轉運司狀,頤不曾簽。”
2.
今亦指簽字,簽名。
1.出自《新兒女英雄續(xù)傳》“簽吧!”說話的聲音,好像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2.出自《人民文學》您的出院證明我現(xiàn)在就簽好。留在護士室,隨時都可以拿。
3.
簽牌。舊時官衙中常用作拘捕犯人的憑證。多竹制。
1.出自《紅樓夢》〔賈雨村〕便發(fā)簽差公人立刻將兇犯家屬拿來拷問。只見案旁站著一個門子,使眼色不叫他發(fā)簽。
4.
下令征調。參見“簽軍”。
1.出自《元史·世祖紀四》丙寅,簽徐邳二州丁壯萬人,戍邳州。
5.
刺;插。
1.出自《冤家債主》楔子我尋了些亂頭發(fā)折針兒,放在這蒸餅里面。有那狗叫,丟與他蒸餅吃,簽了他口叫不的。
2.出自《遇上皇》你個亂箭射的,冷槍戳的,碎針兒簽的!
3.出自《紅衲襖·別怨》套曲他負心真忒甚,苦一似肺簽針。
6.
引申指譏刺。
1.出自《蕭淑蘭》恐梅香冷句兒劖,怕奶娘閑話兒簽。
7.
引,導引。
1.出自《宋史·河渠志四》都水監(jiān)謂:“不若於順天門外簽直河身,及於染院后簽入護龍河,至咸豐門南復入京、索河,實為長利。”
8.
指炸煎食品。
1.出自《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入爐細項蓮花鴨簽……羊頭簽、鵝鴨簽、雞簽。
2.出自《都城紀勝·食店》素食店賣素簽、頭羹、面食、乳繭河鯤、脯??、元魚。
9.
簽子。一種用竹木或鐵絲制成的尖細棍子。亦用作量詞,猶串。
1.出自《貨郎旦》大人,一簽兒燒肉,請大人食用。
10.
用同“鵮”。鳥啄物。
1.出自《老殘游記》〔王子謹〕正要告辭,只見地保同著差人,一條鐵索,鎖了一個人來,跪在地下,像雞子簽米似的,連連磕頭,嘴里只叫:“大老爺天恩,大老爺天恩!”
1.僬僥,謂矮短之人。
1.昭穆。
1.即招文袋。古代一種掛在腰帶上裝文件或財物的小袋子。
也作招撫”。勸說使歸附;用籠絡手段使投降歸順著我持兩紙書,招安劉唐、史進。
1.召來并加以擢用。
1.征辟。
投標”的對稱。為某項工程建設或大宗商品買賣,邀請愿意承包或交易的廠商出價以從中選擇承包者或交易者的行為。程序一般為招標者刊登廣告或有選擇地邀請有關廠商,并發(fā)給招標文件,或附上圖紙和樣品;投標者按要求遞交投標文件;然后在公證人的主持下當眾開標、評標,以全面符合條件者為中標人;最后雙方簽訂承包或交易合同。
1.召來軍隊。
2.舊時招募人來當兵。
1.招募士兵,購置戰(zhàn)馬。謂組織武裝,擴充兵力。
2.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1.招降收捕。
1.記錄案件始末﹑犯人供詞等的冊子。
1.蟹名。體深褐色,足紅色,眼柄長,雄蟹一螯很大,另一螯則較他足尤小;雌蟹兩螯均小而相等。穴居海灘,漲潮前,雄蟹舉起大螯,上下運動,故名"招潮"。又名望潮。在我國南方種類很多。
1.招認,招供。
1.招承。
1.招供承認。
1.招聚。
①歡迎接待招待外賓|招待所|招待會|招待遠方來的親戚|受到你們的熱情招待,我們非常感謝。②指擔任招待工作的人員女招待|他在賓館作招待。
1.機關﹑團體所設置的,接待賓客或所屬單位來往的人住宿的處所。
1.承擔;應承。
1.指揮調動。
2.搖動。
1.對證;對質。
1.招貼;招牌。
2.計策;辦法;手段。
3.指弈棋時下子。
1.把風引來。
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會把風引來,故云。
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1.比喻招惹是非。
1.置于竿上用以觀察風量﹑風向的旗子。
1.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1.見"招風惹草"。
1.猶招蜂引蝶。
1.比喻逗引異性。多指女子。
1.招認。
2.亦作"招服"。猶招降。
1.招展,飄拂。
2.照料。
1.見"招伏"。
1.招安,使歸附。
1.招之使依附。
1.招魂復魄。古代喪禮儀式之一。語本《儀禮.士喪禮》"復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向之,抭領于帶,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降衣于前。"鄭玄注"復者,有司招魂復魄也。"
1.記錄案件始末與犯人供詞等的文稿。
1.招收工人。
1.供出犯罪事實。
2.供詞。
1.惹人責怪。
1.招架;抵擋。
1.猶號召。
1.招攬聚合。
①招引呼喚他在招呼你,你怎么不睬他?②用言語、點頭、打手勢等致意對面碰著,總得招呼一下|一下子來了許多人,我?guī)缀醪恢勒泻粽l好。③吩咐;關照招呼他早點├矗有事請事先打個招呼。④照料;照管店里的事,我已請老張暫時招呼幾天|大家招呼你一個人,有什么麻煩的。
1.招呼;關照。
1.指挑逗﹑勾引女子。
1.招撫,懷柔。
1.召喚;呼喚。
1.見"招麾"。
1.指揮。
2.亦作"招揮"。征召,起用。
1.召集。